青少年为何出现极端暴力?巴拉圭专家这样解答
发布时间: 2025-06-12 11:58:49 点击:17 浏览次数:17 评论:0 发布时间: 2025-06-12 11:58:49

【南美侨报网编译边慧报道】巴拉圭近日发生的青少年谋杀案和极端暴力行为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必须继续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多名专家解释了导致青少年出现极端暴力行为的因素。

青少年暴力行为有多重诱因

巴拉圭《最新时刻报》10日报道,近日,17岁的玛丽亚·费尔南达·贝尼特斯(María Fernanda Benítez)在怀孕期间被谋杀,其同龄男友是主要嫌疑人。此外,亚松森市圣弗朗西斯科社区(San Francisco,Asunción)一名送货员被一名16岁青少年杀害。

此类事件自去年以来持续发生,在兰巴雷市圣伊西德罗社区(San Isidro,Lambaré),两名年龄分别为12岁和17岁的未成年人涉嫌谋杀了一名网约车司机。

针对上述行为,犯罪和法医精神病理学专家爱德华多·比伯(Eduardo Bieber)认为,暴力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经过多年积累,一个人在成长的早期阶段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危险因素,会增加其犯下谋杀罪的概率。研究表明,与非暴力青少年相比,有杀人倾向的青少年往往有严重的教育困难史。

还有一种情况是青少年缺乏父母的监督,或者经常遭受家庭虐待,以及有酗酒和药物滥用问题。此外,许多少年杀人犯还表现出各种神经异常,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比伯表示,在儿童时期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越多,日后实施暴力行为的倾向就越大。

从小防范潜在风险因素很关键

比伯指出,他不同意加重对未成年人刑罚的建议。多年的犯罪学研究表明,这无助于预防。最好的办法是防范潜在风险因素,如逃学、吸毒、家庭沟通不良、家庭虐待。

退役上校兼安全专家埃德加·塞尔文(Édgar Servín)表示,当谈论这些案件时,存在一个集体的心理健康问题。面对众议院作为权宜之计提出的对已定罪未成年人实行义务兵役制的提案,塞尔文坚决反对,认为武装部队不是精神病患者的收容所,并指出要在心理健康方面下功夫。

国家青年秘书处(SNJ)负责人萨尔玛·阿圭罗(Salma Agüero)表示:“玛丽亚·费尔南达·贝尼特斯一案应促使我们对社会进行认真反思。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必须扪心自问,年轻人身上发生了什么,正在传播什么样的价值观,我们正在为他们创造什么样的空间,要让他们在尊重、同情和责任感中成长。暴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缺陷的产物:家庭功能缺失、教育缺位、社区支持不足以及长期缺乏有效的公共政策。”

阿圭罗强调,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家庭的作用,将其作为遏制暴力的第一空间。最重要的是,努力建设一个不将暴力正常化的社会,无论是在亲密关系中还是在公共领域。

在长期政策方面,国家青年秘书处正在制定相关政策,以全面解决这些拖延多年的问题。同时,该机构还在开展短期工作,为青少年提供有关情商、人生规划、预防吸毒等问题的培训。

国家青年秘书处每周在学校里为大约1500名青少年举办讲座。该机构还通过奖学金制度帮助少年犯重返社会、接受再教育并预防再犯罪。

责任编辑:毛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