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本拿比市将就歧视华裔历史道歉
发布时间: 2025-06-13 09:12:12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点击:22 浏览次数:22 评论:0 发布时间: 2025-06-13 09:12:12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本拿比市11日发表公告称,该市决定于今年11月15日,就历史上针对华裔的歧视进行正式道歉。

承诺采取和解措施解决歧视问题

大陆央视报道,本拿比市表示,自1892年至1947年,本拿比政府对在该市居住、工作和经商的华裔人士施行的政策和做法是歧视性的,严重限制了华裔人士的权利和机会。该市市长和市议会将正式道歉,并承诺采取和解措施,解决历史上歧视的问题。

除道歉外,该市还承诺提高华裔加拿大人历史和文化在公共场所的知名度,促进保存和分享华裔文化和历史的活动,以及减少障碍、鼓励包容等。

19世纪后期,大量华工参与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但1885年铁路竣工后,加政府通过《华人入境条例》,用征收高额“人头税”的办法限制华人定居和入境。1923年,加拿大实施新的《华人移民法案》,完全禁止中国人入境和入籍,直至1947年才被废除。

2005年以来,加拿大联邦政府、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和新西敏市政府先后就历史上歧视华人的政策道歉。

美国白宫2023年首次谴责《排华法案》

北京“中国侨网”报道,不少国家都曾出现针对华人的歧视性政策。近年来,部分国家、地区陆续选择直面历史,向华人道歉。

1882年5月,美国政府颁布《排华法案》,将针对华裔的种族歧视视为合法。这是美国通过的第一部针对特定族群的移民法,法案规定在十年内禁止那些被雇佣为矿工的华人劳工进入美国,否则将遭到监禁或者驱逐。此后,美国华人数量开始减少。

1943年,《排华法案》废除,但是当地华侨华人的社会地位、生存境况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其贡献也自然不会得到主流认可。多年来,为抗议《排华法案》带来的不公,一代代华侨华人四处奔走。

2011年和2012年,美国参众两院分别通过议案,正式对《排华法案》表示道歉。2023年,《排华法案》废除80周年之际,时任美国总统拜登在文告中指出,“人人生而平等,应该受到平等对待”,但《排华法案》与这一理念背道而驰,“它将我们的移民制度武器化,歧视整个种族群体,随后又进一步歧视欧洲和整个亚洲的许多人”。

这是白宫首次对《排华法案》正式谴责。这是对历史的一个交代,是一个迟到了100多年的道歉。

2022年4月16日,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市长迈克尔·汉考克签发公告,正式为1880年当地发生的反华骚乱事件向华人社区道歉。丹佛是美国第五个为其排华历史道歉的市,也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之外的第一个市。此外,2021年,美国旧金山湾区圣何塞市在该市原中国城所在地棕榈圈广场举行仪式,为该市在歧视华人移民社区及其后代的行为中扮演的角色道歉。1887年,位于该地的中国城在美国排华浪潮中被蓄意纵火焚毁,1400多人流离失所。

新西兰为“人头税”与歧视政策道歉

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新西兰政府对要求移居新西兰的华人推行一系列歧视性政策,以防止来自中国的移民大量涌入新西兰。

1881年到1944年间,新西兰政府强制对华人征收每人10镑新西兰币的“人头税”,这在当时约相当于华人移民工作两年的收入,后来这项税额被提高到100镑新西兰币。这项措施使得许多中国移民由于无法负担这笔税金而被迫与家人分离。

2002年,时任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就历史上的“人头税”等歧视行为向华人道歉。克拉克指出,“我们承认实施人头税对中国移民所造成的困难处境与金钱上的花费,以及其他歧视移民措施导致移民被迫与家人分离的情况。”克拉克也提到了其他特别针对华人的歧视措施,包括必须接受英文能力测验、强制华人在注册证明书上盖手印,以及在1951年之前限制华人的公民权。

克拉克指出,当时新西兰政府的做法是不能接受的。华人为新西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墨西哥就“托雷翁惨案”向华人道歉

2021年5月,时任墨西哥总统洛佩斯在墨西哥北部科阿韦拉州托雷翁市,为发生在110年前针对华人的“托雷翁惨案”向中国以及墨西哥华人社群道歉。

“托雷翁惨案”发生在1911年5月15日凌晨。托雷翁是墨西哥革命期间,马德罗派夺取的最后一座大城市。在攻占城市的过程中发生了针对平民的屠杀。托雷翁市是当时墨西哥华侨华人的主要聚居地,惨案发生时该城居民中有600至700名华人,其中303人在屠杀中惨遭杀害,大量华人居所、商铺被洗劫。时任科阿韦拉州州长里克尔梅·索利斯在仪式上说,“仇外心理、歧视和种族主义是破坏人民尊严的祸害”。对华侨华人来说,这些的道歉来之不易。每一句“对不起”背后,都凝结着无数先辈为捍卫尊严而不懈抗争的心血。

然而,道歉只是开始,如何将历史教训转化为行动,从制度、文化和社会观念层面彻底消除歧视,仍需各界以坚定的决心与持续的努力给出答案。

责任编辑: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