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天津上大学的马来西亚留学生莫金进(Mok Jin Jin)说:“中国制造的产品在性能和设计方面都十分出色,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满足了消费者对现代购物的期望。”
北京“中国日报网”12日报道,前不久,莫金进给家里寄去了一台中国制造的破壁机。自此,一家人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他的妈妈现在经常用这台破壁机制作豆浆、鲜榨果汁、奶昔等健康的早餐饮品,她还特别喜欢这款机器的一键自清洁功能,省了她不少时间和精力。
而对于许多到广东深圳旅游的外籍游客来说,无人机、平板电脑、人工智能眼镜、便携式人工智能翻译机……都是他们最热衷购买的“中国智造”产品,许多人的行李箱都塞得满满当当。
现如今,不仅是中国制造的产品让海外消费者眼前一亮,中国日益多元化的消费市场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国际化、更时尚、更多元的购物体验。“在中国各大城市,国际品牌随处可见,而且人们通过电商平台也能轻松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这使得在中国购物变得极为便捷。”莫金进还发现,中国的超市和电商平台上也有不少马来西亚食品品牌,“身在异国他乡也能吃到熟悉的味道,真的太棒了”。
而随着中国不断优化国际消费环境,例如持续扩容免签“朋友圈”、完善离境退税政策、拓展国际信用卡支付渠道等等,赴华购物正在成为跨境旅游的新潮流。俄罗斯游客玛尔采娃·瓦尔瓦拉(Maltseva Varvara)在分享自己的“中国购”经历时说:“在中国购物最棒的地方就是速度快、方便又省心。”
在深圳华强北,为了应对海外游客数量的攀升,这里还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队伍中的外籍志愿者安迪表示,这里对海外游客的吸引力远不止优惠的价格。据悉,在华强北的购物体验非常便捷:楼上选购商品,楼下即可发货,货币兑换、退税和国际物流等服务一应俱全。
中国越来越优质、便捷和多元的旅行和购物环境,甚至吸引了海外消费者专门组成“购物团”,不远万里去中国购买热门产品。莫金进说:“现在我的亲朋好友来中国旅游方便多了,他们能亲身体验这里日益便捷的生活环境和充满活力的消费市场。”
天津外国语大学求索荣誉学院院长李薇表示,中国正在营造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消费环境,对海外游客非常具有吸引力,“这为全球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机遇”。
新华社12日发布署名为辛识平的文章称,“中国购”的热潮中,跃动着中国经济的创新活力。曾几何时,丝绸瓷器、茶叶食品等是外国消费者购物清单上的必选项。如今,无人机、智能手表、AI眼镜等高科技产品正在成为消费“新宠”,让人们享受创新带来的精彩与乐趣。当外国游客选购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中国商品时,也在触摸中国发展的脉搏。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购物车中“土特产”的迭代升级,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喷薄之势,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从“代购”“海淘”到“反向代购”“逆向海淘”,悄然重构的消费版图,见证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不断向上攀升的努力,其背后正是新质生产力发展浪潮的有力托举。
文章表示,“每次都觉得买不够”“‘多样性’是我最想用来描述中国商品的词之一”……中国越是发展,开放的大门就会越开越大,用诚意与热情迎接八方来客。从“中国游”的走红到“中国购”的流行,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折射互利共赢的人心所向,为各方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机遇在合作中拓展,民心在交流中连通,“中国购”的热潮方兴未艾,中国与世界携手发展、彼此成就的故事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