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常任秘书长何佩玲12月30日在电台节目表示,香港北部都会区新界北新市镇共有3个口岸与深圳相连接,适合发展口岸经济及新兴产业,如现代物流业。
香港中通社报道,香港特区政府致力发展北部都会区,早前公布其中一区域,即新界北新市镇及马草垄一带的初步发展建议,发展局计划将食品检测设施及屠房将由文锦渡口岸迁至香园围口岸。
何佩玲认为,这样可做到“东进东出,西进西出”,主力靠香园围处理货运,兴建多层大厦、露天储存地方,及发展食品相关产业,包括屠房、冷链设施、多层式水耕农场和禽畜饲养场等。绿色环保产业方面,发展局会预留土地建环保园第二期、园林废物处理及回收设施,并预留20公顷用作MIC(组装合成)研发,55公顷予“先进建造业”以应未来需求。
根据规划,新界北新市镇有3个商住区,发展局将香园围口岸商住区列为优先发展区。何佩玲表示,政府会留意新界北新市镇未来对住宅的需求,再作适度调节,之后再视乎情况,有需要时调整公私营住屋比例,但相信3个商住区都会以私人住宅为主,当中会发展零售、个人理财和医疗服务等,以吸引过境及内地人士,特别是高端人才,以打造成有活力的社区。
新华社报道,不久前,在特区政府主导下,85家企业与特区政府签署《支持及参与北部都会区发展意向书》,35家企业签署参与北都开发项目协议32份,金额超千亿港元。
“香港商界看到一张非常全面的发展蓝图。”在实地考察了解北都整体规划和现场建设情况后,信和集团副主席黄永光说,“北部都会区的发展高瞻远瞩、潜力巨大,集团对此充满信心,对香港经济充满信心,将全力支持。”
事实上,从设立“对接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专班”,加强香港与内地沟通和协作;到提出北都规划以“产业带动,基建先行”为主轴,成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节点;再到今年10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4年施政报告中提出,特区政府会在保持公共财政稳健的前提下,提速推展北部都会区内与经济及房屋发展相关的工程,北都将逐渐进入收成期……本届特区政府自上任以来,北都建设持续加速。
根据相关规划,未来5年北都将有约6万个房屋单位落成,新田科技城的首批用地会推出市场。这将大力拉动经济发展,推动研究科技产业发展,同时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北部都会区发展规划涵盖未来20年,将为各行各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庞大发展商机。”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