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暴雨和洪水影响了南里奥格兰德州471座城市的约230万居民。《圣保罗页报》
【南美侨报网编译段木心5月31日报道】一年前,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Rio Grande do Sul)遭遇史上最严重的环境危机,暴雨和洪水影响了471座城市的约230万居民,造成近200人遇难,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梦魇。近日,巴西科研团队发布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详细描述了造成此次灾难的人为与自然原因。
巴西《圣保罗页报》5月29日报道,这项研究由巴西国家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中心(Cemaden)和圣保罗州立大学(Unesp)组成的17人团队共同完成,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南美地球科学杂志》(Journal of South American Earth Sciences)之上。
比1941年大洪水更甚
研究指出,在此之前,该州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环境灾难是1941年发生在首府阿雷格里港(Porto Alegre)的大洪水。据估算,这场洪水淹没了约1.5万户住宅,迫使7万人流离失所,而当时该市人口不足27.2万。同时,全市三分之一的商业与工业设施也被水淹没了约40天。
此后,历届市政府与州政府开展了多项防洪防雨工程,令这座城市看起来在应对环境灾难方面已做好了准备。然而,此后的气候与环境格局却发生了极大变化,全球变暖导致极端洪灾事件的频率和强度空前。
去年,洪灾的影响不止局限于阿雷格里港,其强度也不可同日而语。研究的合著者之一、圣保罗州立大学研究小组负责人恩内尔·阿尔坎塔拉(Enner Alcântara)指出,去年5月,阿雷格里港附近的瓜伊巴湖(lago Guaíba)水位达到了535厘米,比1941年高出59厘米;洪灾的受灾范围也从1941年的雅库伊河(Jacuí)流域扩展到了去年的雅库伊河、塔夸里河(Taquari)和卡伊河(Caí)三大流域。
“暴雨本身不是灾难”
研究团队构建的水动力模型显示,阿雷格里港大都市区有近18%的区域处于极端洪水风险区。阿尔坎塔拉表示:“引发我们注意的是极端气候与城市脆弱性的交织,涉及城市的无序扩张、草原与湿地等自然区域的减少以及人口集中在易受洪水侵袭的低洼地区。气候因素与人类行为的相互作用极大地加剧了灾难的影响。”
数据显示,去年5月,阿雷格里港大都市区的降水量在20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较往年均值高出450毫米。面对如此巨大的降雨量,本应有更多可吸收雨水、减轻灾害影响的自然缓冲区,但研究指出,实际情况远不如想象中乐观。1985至2022年间,该地区所有城市的森林面积均呈下降趋势,年度最大降幅达85平方公里。
此外,研究模型揭示,大量人口密集区位于水流必经之地。阿雷格里港本身的地理条件也十分复杂:平缓地势使雨水难以快速排出;城市大量铺设的柏油路进一步阻碍了排水;同时,农业用地面积的增加也造成了极大影响。
同为研究合著者的气候学家若泽·马伦戈(José Marengo)还提到,本世纪中期,巴西南部的极端暴雨事件将更为频繁。“暴雨本身不是灾难,真正的问题在于暴雨落在弱势群体集中的区域。”在研究人员们看来,未来,城市管理者不能再以“毫不知情”为由推卸责任,而应尽早制定不仅限于应急响应的综合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