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乔莯报道】经过漫长的审议,智利众议院近日以119票赞成通过了收养制度改革法案。新法案将被收养儿童的利益置于首位,并进一步简化了收养程序,标志着智利在儿童权益保护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智利《信使报》16日报道,社会发展部长哈维埃拉·托罗(Javiera Toro)强调,作为弱势群体的儿童和青少年已难以承受漫长的等待。现行收养制度涉及保护程序、资格审理等多达3道司法程序,且分散在不同法院管理。这种碎片化的制度导致程序重复、裁决冲突和严重延误。数据显示,从首次启动保护措施至完成收养,平均耗时达4年,而涉及青少年的等待时间甚至可能翻倍。
此次改革以保障儿童和青少年的家庭生活权利为核心,明确将儿童的最大利益作为根本原则。通过引入收养的辅助性原则,改革建立了统一的司法程序体系,将儿童收养的全过程纳入一个协调一致的法律框架之中。
新法案特别设置了为期12个月的家庭重建与强化阶段,优先帮助儿童回归原生家庭,仅当这一目标无法实现时才启动收养程序。同时,通过严格限定家庭重聚时限,有效避免了未成年人长期滞留在替代性照护机构的情况,缩短了儿童与原生家庭的分离时间。
此外,新法案还优化了多项收养程序,包括强化儿童保护的自愿转移机制,允许在父母一方缺席或未获法律认可的情况下完成收养流程等。其中,最具革新意义的是取消了以往对已婚夫妇(无论异性或同性)的自动优先选择权,改为完全以儿童最大利益为准则,优先选择最能满足其照护和保护需求的家庭或个人。
托罗强调,推进收养制度改革已刻不容缓,其关键在于保障儿童福祉和家庭生活权利,确保将儿童最佳利益作为所有决策的核心,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符合其需求的全面照顾,在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