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测报中心主任吴健富表示,24日这起地震是今年最大的地震,5天内不排除会发生5.5到6.0级余震。台北中时新闻网
台湾地处板块挤压处,地震出现频率相当频繁,当地时间24日上午7时05分东部海域发生里氏规模6.2级有感地震,为今年以来最大震级,近乎全台有感。台湾专家表示,台湾确实有大地震周期,大约30年会有一次,以1999年的“9·21”地震之后来算,10年内恐有发生致灾性大地震的可能,西半部尤其要注意。
5天内或有5.5到6.0级余震
台北中时新闻网报道,吴健富表示,24日早上6.2级地震发生在台湾东部海域,属于极浅层地震,震波都在浅层传播,全台震度3到2级,包括宜兰、花莲、新北市3级,若在高楼及盆地则有共振及盆地效应,晃动程度会比较明显。暂无灾情传出。
吴健富说,这次地震警报发布在宜兰的位置,有29秒多的预警时间,至于地震原因是板块碰撞,菲律宾海板块在花莲北边隐没下来,也因此花东地震占全台70%。
吴健富说,这起地震是今年台湾范围内最大的地震,今年里氏规模6级地震以上地震1个,平均是2到3个,里氏规模5级地震平均24个,今年已达到25个,仍在平均值内。跟去年相比,去年有“9·17”“9·18”池上关山地震影响,去年的地震频率比较高。
吴健富表示,根据资料研判,5天内不排除会发生5.5到6.0级余震,但由于6.2级地震的位置离台湾比较远,相对于台湾本岛的震度影响会比较小。
10年内可能发生致灾性大地震
厦门“台海网”报道,近期地震频繁,台民众担忧是否已进入大地震周期。
台“中研院”地球所兼任研究员汪中和表示,台湾确实有所谓的地震周期,以台湾7级的致灾性地震来看,大约每30年左右就会有一次,若以1999年的“9·21”地震来看,10年内有可能发生致灾性大地震,尤其是在西部地区。
汪中和分析,2018年后至今地震活动偏低,西半部过去几年累积的能量都没有正常释放,回顾过去,新竹、梅山、集集等大地震都在中南部,一来西半部断层相对较长,其中逆断层挤压时带来的破坏性也格外的高,大家虽然对频繁的地震感到担忧,但地震带来的能量释放,对减灾会是正面的,尤其台湾重要工业设施、铁路运输等都在西半部。
不过台大地质科学系教授郭陈澔指出,台湾在1960年左右才有现代地震观测资料出现,每个地区的岩石构造不同,能承受的应力也不同,在观测时间不够长以及岩石材料复杂性因素下,发生大地震的时间还难以确定,但目前整个应力一直往西部挤压累积,未来大地震确实会发生。
郭陈澔说,“9·21”大地震后房屋的耐震系数都有被格外重视,反观其他国家与地区在相同震度下出现的灾害可能就很大,地震就是房屋的体检,未来相关规范依旧要严加看管,民众在防灾上也要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