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利用DNA样本追查“卢浮宫大劫案”
发布时间: 1761374010853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61374010853

当地时间10月22日,法国卢浮宫在遭遇严重盗窃案后重新开放。卢浮宫于19日遭遇严重盗窃案,多件珠宝失窃。中新社

法国检方23日表示,调查人员正在分析多份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指纹样本,以追查上周末发生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珠宝抢劫案。

香港中通社报道,巴黎检察官洛尔·贝屈奥告诉法国媒体,目前已提取多达“150份DNA样本、指纹和其他痕迹”。她说,样本分析将在未来几天有结果,若嫌疑人有犯罪前科,可通过信息比对找到线索。

当地时间19日9时30分左右,4名蒙面人来到卢浮宫外,分工配合操作升降装置,从建筑物外部阳台潜入室内,数分钟内,9件陈列的珠宝被抢。其中一顶属于拿破仑三世妻子欧仁妮皇后的皇冠已被警方找到。巴黎检方说,卢浮宫遭抢所致经济损失预估达8800万欧元(约1.03亿美元)。

贝屈奥说,公共和私有监控录像能帮助调查人员在“巴黎及周边地区”追踪嫌疑人。

而法国德鲁奥拍卖行负责人担心,由于这些珠宝“无法以原样在市面上出售”,嫌疑人可能将其拆分后销赃。

这起抢劫案引发法国公众对公共文化机构安保状况的讨论。法国总统马克龙22日要求加快在卢浮宫博物馆实施多项安保措施。卢浮宫博物馆馆长洛朗丝·德卡尔同一天承认,卢浮宫安保系统存在外围薄弱、长期投入不足和升级滞后等问题,并提出了初步整改措施。

新华社报道,在抢劫案发生3天之后,卢浮宫22日重新对公众开放。

大陆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近年来,法国的博物馆已屡次成为盗窃目标。数据显示,2023年,法国博物馆盗窃案数量为9起,2024年达到了21起。就在上个月,窃贼在夜间闯入了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盗走6公斤黄金标本。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说:“这些事件的后面暴露出欧洲一方面在文物管理和保护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折射出欧洲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动荡期。”

崔洪建认为,首先对于欧洲多数的文保单位、博物馆等机构,它的管理相对比较松散,多半是以社会为主体来进行管理。同时,政府的支持并不体现在对这些单位的强力保护方面。当前一段时期,包括法国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现在无论是政治还是社会经济都进入了一个比较动荡,而且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的时期,整个社会的不稳定影响了人心的安定,也在不断恶化社会的治安环境。

责任编辑:言言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