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保障为老年人织密“幸福网”
发布时间: 1761733097666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61733097666

29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敬老爱老助老、保障老年人健康,关乎民生。重阳节来临之际,中国各地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尊老爱老弘扬传统美德。

综合大陆央视报道,在河北廊坊一家养老机构的活动现场,一百对钻石婚长者身着婚纱礼服,携手步入会场,在亲友和嘉宾的见证下,通过“走红毯”“交换戒指”“颁发钻石婚纪念证书”等环节,完成庆典仪式。现场掌声不断,温情涌动。

在青海西宁大通县,医护人员来到这里的老年照护中心,为207名农村、城镇特困供养老人带来康养服务。在专家义诊区,第25批援青博士服务团现场脉诊问诊,为老年人量身定制诊疗建议,精准回应健康需求,让照护中心的老人们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大通县已建成186个村级养老互助点,实现了重点村、人口密集村全覆盖。

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北京市首个“老龄友好智慧体验中心”,同时也是“居家适老化改造公共样板间”启用。这里全场景打造了智慧养老体系。具有柔和紫外线功能的全光谱照明、可升降带扶手的洗漱台、防老人摔倒的自动预警系统等,这个体验中心融汇了超百种居家养老小妙招,集科普馆、体验馆、工作站于一体,每一个细节都精心为居家养老的安全和舒适度考虑周全。工作人员称,希望通过这样的智慧产品能够给老年人带来生活的乐趣,也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更多的健康安全方面的期望。

如今,银发群体也渐渐成为推动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北京市的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老年游客的预订量在大幅度增加,截止到2025年9月份,老年游客占比已经超过了40%。旅行社会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特点,设计“住宿不挪窝+慢节奏”的行程方案,关注医疗保障,突出适老化和个性化的体验。

北京《中国旅游报》刊文称,老年旅游已超越简单的休闲娱乐范畴。对老年人而言,旅游是促进生理与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旅游活动为老年人创造了持续参与社会生活的平台,使其从传统观念中的“被赡养者”转变为积极的社会活动参与者与文化创造者。这不仅可以提升其晚年的生活品质与尊严,也能够促使社会重新发现并利用老年群体所蕴含的巨大潜能,从而推动构建更具包容性、更富活力的代际和谐与社会发展新图景。

文章指出,营造老年友好型旅游环境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安全、便利、包容的整体生态,让老年人能够无负担、有尊严地享受旅游乐趣。唯有将设施的“硬支撑”与服务的“软实力”、社会的“暖氛围”有机结合,才能最终形成一个让老年人敢于出行、乐于出行、沉浸体验的老年友好型旅游休闲新环境。

责任编辑:李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