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团队在亚马孙地区岩层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恐龙足迹化石。巴西“G1”网站
【南美侨报网编译段木心10月29日报道】巴西罗赖马联邦大学(UFRR)的研究人员近日公布了一项关于亚马孙地区(Amazônia)恐龙的重要发现,并指出该地区具备建立地质公园的潜力。
巴西“G1”网站报道,此前,研究团队在亚马孙地区岩层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恐龙足迹化石,其大小与形状各异。这些痕迹最初于2011年被巴西地质学教授弗拉基米尔·德苏扎(Vladimir de Souza)首次注意到。
德苏扎回忆:“我看到的是一种类似砂岩裸露层的岩面,高度大约在50厘米到1米之间,地图上并没有相关标注。但我可以确定,我们不仅找到了高度超过10米的巨型恐龙的足迹,还发现了迅猛龙等小型恐龙的脚印。”
这项由罗赖马联邦大学主导的研究历时14年,最终确认这些坑洞确为恐龙足迹。研究人员推测,这些恐龙生活在大约1.1亿年前。坑洞所在区域隶属罗赖马州邦芬市(Bonfim,Roraima),靠近巴西与圭亚那边境,当地居民主要为原住民和农民。这也是在亚马孙地区首次发现恐龙的足迹。
目前,罗赖马州北部地区已确认存在六种恐龙属,但研究人员认为,当时该地区可能曾栖息过超过20种恐龙。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与恐龙同时代的古植物,这些植物参与形成了罗赖马州典型的生物群落——热带稀树草原。
人类学家卡洛斯·维埃拉(Carlos Vieira)指出:“我们观察到一系列生物群落的演变。例如,植物种类大幅增加。我们还发现了针叶树(例如松树)等裸子植物,还有多种被子植物及蕨类植物。”
目前,研究团队希望在当地设立一个地质公园,以促进旅游业并推动更多科学发现。
德苏扎表示,研究人员正在将研究范围扩展至更多区域,新的发现不断涌现,研究进度甚至跟不上发现的脚步。
本文为《南美侨报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复制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在正文开头明显位置标注本文的出处,并在文末附上原文链接。同时,转载前请提前与我们联系,取得授权。
联系邮箱:nmqbc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