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西哥,感受对儿童的关爱
发布时间: 1751609298562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1609298562


1月25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一名儿童在第四届中国新年文化节上体验中国书法。北京《环球》杂志

在墨西哥,不论你住在何处,步行20分钟距离内一定有能让儿童尽情玩乐的地点,包括成片的滑梯、秋千等娱乐设施。这些五颜六色的娱乐设施规模有大有小,和活跃其中的儿童一道,早已成为这座城市鲜活脉动的一部分。

北京《环球》杂志报道,“说到对孩子的重视,没有哪个国家比得过墨西哥了。”有人说。在墨西哥生活一段时间后,对这句话有了多方面的切身体会。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墨西哥0岁至14岁儿童占全部人口的24.9%。另据墨西哥国家地理统计局(INEGI)数据,2023年墨西哥总和生育率(即妇女一生中生育子女的总数)为1.6。大多数墨西哥家庭为多子女家庭,家庭观念深厚,父亲也往往深度参与育儿过程,路上“二拖二”“一拖三”的场景很常见。

许多公园、商场里也有类似场所,并做好了年龄分区,让大孩子和小孩子能分开玩耍。大部分墨西哥家长也能做到深度陪伴,而不是在旁边眼睛盯着手机屏幕。

“儿童是地球的未来”,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多次强调。儿童的成长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到个体命运,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墨西哥作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之一,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儿童营造更包容、更温暖的成长环境。

让城市环境对儿童更友好

“日本公园”是墨西哥儿童友好场所建设的代表之一。这个公园位于墨西哥城西南部,公园里有适于低龄孩子的沙坑,也有适合6岁以上孩子玩乐的大型游乐场,内设攀岩、绳索、旋转滑梯等设施,以及大型攀爬架。每天下午放学后,这里往往会聚集各年龄段的孩子。即使是第一次来这里的小朋友,也可以迅速交到朋友。

墨西哥小孩普遍能与包括外国人在内的外人友好相处。这或许和这个国家的人普遍性格温和以及多子女家庭的成长环境有关。刚去的外国小孩即使一句西班牙语也不会说,依然会被热情的墨西哥孩子拉着一起玩游戏,也许孩子之间的交流真的不需要语言,巴别塔对他们来说并不存在。

露天游乐场卫生状况也较好,通常每天下午都会有专门人员来打扫。2022年,“日本公园”进行改造,建设了新的儿童乐园、板网球场、狗公园、慢跑跑道等,公园因此成了家庭聚会的绝佳场所。足球场、板网球场收费使用也为公园带来收入。

商场里也有不少类似场所。位于墨西哥城西南部的大型商场Artz Pedregal的四楼,有一大片专门开辟给儿童的娱乐场地。除了一些固定设施,在节假日这里还会增加大型音乐玩具等设备,并在公共草地上经常性设置儿童有关展览,如近期的日月展,展示了世界各地儿童以太阳和月亮为主题的画作。

保护儿童好动的天性,无疑是这里人们遵守的一条不成文的法则。这还表现在日常就餐的餐馆里——从taco店到高档餐厅(路边taco摊没有,因为他们往往没有店面),几乎所有店都会在上菜单时,给同来的儿童拿上蜡笔和白色画纸。唯一的区别是只给一张画纸,还是拿来一本画册。比起一味地训诫儿童“别吵了!”,让他们尽情涂鸦显然是一种更聪明的方式。

如今,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早已不是个别城市的鲜明特色,而是全球性的制度创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6年发起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鼓励各地政府加大关注,满足儿童这一最年轻市民的权利和需求,确保儿童参与到当地的决策过程中。目前,这项倡议的推行已遍及全世界3000多个城市和社区。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8年发布的《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手册》,儿童友好型城市应提供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经济适用的住房、良好的公共服务以及可独立出行的条件。手册中提到,由于城市的建成环境是成年人为满足自己日常需要而建造的,儿童往往处于最不利的地位。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童在城市环境中成长,城市环境对他们的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

制度建设保障儿童权利

儿童权利保护的理念源远流长,但直到20世纪才正式走向法治轨道。1959年联合国通过《儿童权利宣言》,强调“儿童因身心尚未成熟,在其出生以前和以后均需要特殊的保护及照料,包括法律上的适当保护”。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制定了一份《国际儿童友好城市方案》,强调儿童应获得安全空间、参与城市治理,并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充分保障。这些全球机制的推进,促使包括墨西哥在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立法、规划与服务中加入“儿童视角”。

2015年,墨西哥创立了国家儿童与青少年权利综合保护体系(SIPINNA),旨在构建一个机制,其主要职责之一是在政府最高决策层面推动公共政策的全新制定方式,使全国的儿童和青少年不再只是被动接受保护的对象,而是能积极主张自身权益、参与决策、表达意见的权利主体。

墨西哥现任总统辛鲍姆在担任墨西哥城市长期间,也对儿童权益的保护做出过不少努力。她于2018年启动的旗舰社会项目PILARES(“创新、自由、艺术、教育与知识据点”Puntos de Innovación,Libertad,Arte,Educación y Saberes的缩写),战略性地分布在城市中缺乏文化基础设施的脆弱地区,旨在创建市民交流的社区中心。

在PILARES里,社区开设网络学校,提供拳击、武术、篮球等体育活动场地,通过提供免费的教育、文化和体育活动和安全的学习场地,降低儿童接触街头暴力和犯罪的风险。

墨西哥是世界上“生育惩罚”最高的国家之一,即生育对女性就业影响较大。辛鲍姆竞选总统时一大承诺就是恢复由政府运营的“早教中心”。今年1月,辛鲍姆宣布在奇瓦瓦州的华雷斯市创立12个儿童教育中心(CECI),旨在为低龄儿童提供教育和照护服务,将惠及约12万名在职母亲。这些中心将由墨西哥社会保障机构(IMSS)运营。辛鲍姆强调,“早教中心”不仅能在父母工作时照顾孩子,而且还能保证孩子在安全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获得全面发展。

政策背后的理念显而易见:保障育儿人的权益,是推动儿童发展、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一环。

全社会共同参与

当前,贫困、暴力和肥胖问题依然是墨西哥儿童面临的主要威胁。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墨西哥有近4000万儿童和青少年,其中51%生活在贫困中。贫困对土著人口的影响尤为严重:每10个贫困儿童中就有9个是土著儿童。墨西哥儿童肥胖率居世界首位,5岁以下儿童中有12%患慢性营养不良。在墨西哥,1岁至14岁儿童中,每10人中有6个遭受过暴力管教。此外,平均每天有3名儿童和青少年被谋杀。

新华社报道,针对儿童肥胖问题,墨西哥所有学校从3月31日起逐渐停止向学生提供高糖、高盐的垃圾食品,例如饮料、薯片。

根据新法规,墨西哥学校将逐渐停止向孩子们提供含高盐、高糖、高热量或高脂肪食物,代之以更健康的食物选择,例如白水、豆子卷饼等。违规学校的相关行政人员将被罚款,金额在545美元至5450美元之间。

美联社报道,多年来,墨西哥儿童以高糖、高盐的精加工食品为主要食物,包括含糖果汁、袋装薯片、炸猪皮和又咸又辣的花生米等。报道援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料说,墨西哥儿童每日摄入热量中约四成来自精加工食品,儿童肥胖问题严重。据墨西哥政府数据,全国1/3的儿童超重或肥胖。

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在宣传新法规时说:“吃一个豆子卷饼比吃一袋薯片好多了。”

2020年,墨西哥发布《国家早期儿童关爱战略》(ENAPI),标志着该国在儿童早期发展政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战略旨在保障6岁以下儿童在生存、全面发展、教育、保护、参与和免受暴力等方面的权利,特别关注社会阶层、地理区域和性别之间存在的不平等现象,以及每个儿童固有的多样性。该战略将初等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并通过第十二项过渡条款规定了制定国家早期儿童关爱战略的义务。

今年5月,墨西哥政府发布《2025-2030国家早期儿童关爱战略(ENAPI)》更新版,该战略源于宪法授权,汇集了跨机构、跨部门和三级政府的努力,以保障该国6岁以下儿童的权利。

根据《2002年普通教育法》,墨西哥将3岁至5岁幼儿的学前教育阶段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要求家长在孩子满3岁后将其送入学前教育机构。在墨西哥社会保障系统(IMSS)注册的参保职工,有权要求IMSS为他们的孩子提供从出生43天到年满4岁的托儿服务。不同的托儿所服务的时间有所不同,最早的从早上七时开始,最晚的可以到晚上七时多。

有孩子在IMSS托儿所的网民称,托儿所每月免费提供4桶奶粉,早餐/午餐/水果/奶粉等均免费且丰富(每周有食谱,每天有实物展示)。托儿所需要经常接受IMSS的检查,符合标准,IMSS才会拨款给托儿所,否则会停止拨款甚至取消托儿所营业资格,所以这里的公立托儿所服务水平及软硬件设施都不差。

在墨西哥上幼儿园,学校在孩子入学时发了一本墨西哥教育部编写的《给家庭的书》,里面图文并茂,画风可爱。内容是指导家长如何教导和关心自己的孩子,目录内容包括:性行为、校园暴力、吸烟、饮酒、吸毒、与家长和兄弟姐妹关系的处理、网络暴力、整容等等。

除了呼吁家长和社会的参与,墨西哥国会参众两院每年还会定期举办儿童议会,让他们充分行使《女孩、男孩和青少年权利一般法》赋予的参与权,并通过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成为变革的推动者。墨西哥儿童议会由300名儿童立法者组成,每个联邦选区选出一名代表,像真正的立法者一样提出他们的提案和建议,以此影响他们所在社区。

“了解如何为孩子们真正创造更美好未来的唯一方法,是尊重他们的经历并提升他们的梦想。”《墨西哥每日新闻》在报道去年的墨西哥城儿童议会时如此评价,并认为,墨西哥城儿童议会活动表明,孩子们已经准备好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活动。有业内人士指出,墨西哥在针对儿童权利的保护和实践上,做出了不错的表率。

儿童权益的保护,不仅要求提供便捷、免费、安全的场所来保障他们健康成长的空间,更需要法律层面的制度保障。从这一角度来说,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者角色缺一不可。家庭负责基本的人格塑造,给儿童提供最坚强稳定的温暖后盾;学校把握知识教养的方向;社会需对身为弱势群体的儿童提供关爱、关心和理解,同时做好儿童养育保障;政府则担负着制度建设的责任。

关爱儿童成长,需要各层面、各群体的合力参与。每当漫步在墨西哥城灿烂的阳光里,路边欢闹的儿童往往让人忍不住驻足停留一会儿,静静看着孩子们奔跑,小狗在和他们嬉闹,家长在旁边惬意地聊天。这些温暖片段,是墨西哥努力呵护儿童成长的动人注脚。

从全球倡议到本地实践,从国际呼吁到墨西哥街头公园,每一份呵护都在回答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问题:我们愿意为孩子建设一个怎样的世界?呵护儿童,就是呵护社会最初最好的样子。

责任编辑:戴戴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