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中远海运伏尔加”轮稳稳停靠广东广州港南沙二期码头,广州港首条直航南美西岸的WSA3航线正式开通。该条航线将广州南沙港与秘鲁钱凯港、墨西哥曼萨尼约港、智利圣安东尼奥港等拉美核心港口串联,开通后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与拉美西岸地区的物流通道全面升级,为中拉经贸往来再添黄金通道。
南沙港与钱凯港的跨洋牵手
《广州日报》报道,2025年是中国与拉美国家签署首个自贸协定的20周年,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虽地理上隔洋相望,双方在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却互补性很高,近年来各领域交流明显加速,双边经贸合作持续深化。
此次新航线直通的秘鲁钱凯港由中远海运港口运营,是中秘共建“一带一路”重要项目,承载着构建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的使命。作为南美首个智慧港口和绿色港口,钱凯港的开港运营被视为中拉基础设施合作的典范。它将秘鲁到中国的海上运输时间缩短至23天,可节约20%以上的物流成本。
WSA3航线由中远海运投入11艘10062TEU集装箱船舶运营,航线串联广州南沙和秘鲁钱凯、墨西哥曼萨尼约、智利圣安东尼奥等拉美地区主要港口。从南沙到钱凯,不仅是地理坐标的联通,更是广州与国家战略的一次深度对接。在为大湾区腹地的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家具、玩具等“中国制造”开辟出海“快车道”的同时,也让拉美地区优质的热带水果、太平洋沿岸的海鲜、安第斯山区的红酒以及纸浆、鱼粉、矿产等货类通过南沙进入中国市场。
集成供应链要素打造物流核心枢纽
广州“羊城派”报道,正在举办的第137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记录再度被刷新,“买全球、卖全球”的平台价值进一步显现。而广州港作为华南重要的综合性主枢纽港,近年来通过积极协同联动路、港、船、货、口岸各方,系统集成供应链要素,持续畅通经济循环血脉,在服务众多内陆省份接入世界航线网络的同时,助力广州在更高水平上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
目前南沙港已开通国内数量最多的非洲航线,此次WSA3航线的开通让南沙正式接入亚拉陆海新通道的快车道。今年三月广西柳州内陆港办事处揭牌,打通了柳州至南沙的海铁联运通道,同月推出的“湘粤海丝”全程物流产品将湖南与东南亚的物流时间缩短至5天,港口辐射力延伸至长江经济带。今年一季度广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和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16.88%和22.48%,港口“内通外联”作用逐渐凸显。
位于南沙港区的南沙国际冷链项目已建成3座多层冷库,总库容22.7万吨,可满足162个冷藏箱同时查验,实现冻品从查验到储存“全流程不断冷”的一站式冷链服务。依托这个“亚洲最大冰箱”,自2019年以来南沙港区已连续六年运作智利车厘子快线。根据智利央行数据,2024年智利出口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其中车厘子出口额较上一年增长51.4%。中国继续保持智利车厘子的最大出口市场,南沙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冷链货物进口口岸之一。
“新航线的首航船装载约400柜家电、汽车配件等‘中国制造’货物前往秘鲁钱凯港。为保障货物高效顺畅通关,我们大力推广出口货物‘运抵直装’等便利化举措,支持出口货物运抵码头后直接装船,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间。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充分运用好‘智慧堆场’‘查验可视化’等15个联动应用场景,将海关监管顺势嵌入口岸物流运作,推进智能通关集成改革,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助力南沙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南沙港运输工具监管科副科长曾德志说道。
这种中拉双向奔赴的故事还在上演,双边经贸活力持续迸发。未来在WSA3等航线的支持下,南美洲的猪牛羊肉、白虾、三文鱼、墨鱼、葡萄、牛油果、西梅、李子等更多冷藏箱货物也将更加便捷地通过南沙分拨至广大市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