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巴塔哥尼亚(Patagonia)近日出土了一种70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最引人注目的特征就是其异常短小的前肢。
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于近日宣布,香港中大学者与《国家地理》探险家,在南美洲巴塔哥尼亚进行的一项田野调查中,突破性发现新的肉食性恐龙物种Koleken inakayali,证明恐龙时代末期的拉科洛尼亚有至少两种阿贝力龙物种生活,该发现将为晚白垩纪的恐龙研究提供新视角。
新发现的肉食性恐龙物种Koleken inakayali,属于阿贝力龙科,是独特的冈瓦纳恐龙群之一。该研究由中大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文嘉棋博士和《国家地理》探险家Diego Pol博士带领,团队在拥有6900万年历史的拉科洛尼亚地层持续勘探,最终发现这一新食肉恐龙物种。
香港《巴士的报》报道,这种新发现的恐龙与“肉食公牛”食肉牛龙(Carnotaurus)相似,食肉牛龙曾在电影《侏罗纪世界》和纪录片《史前星球》中亮相。Koleken inakayal与食肉牛龙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拥有独特的头骨特征、体型较小,而且没有食肉牛龙头上的角,而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拥有极其短小的前肢,这是阿贝力龙科的共同特征。
科学家认为,食肉牛龙会利用其奇特的小手臂和特殊构造的肩胛带,在求偶时快速旋转,展现出蓝色的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