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华人警官谈美国警察:“政治不正确”秘而不宣
发布时间: 1650600167832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650600167832

2020年5月,在美国纽约联合广场附近,警察与抗议者对峙。新华社


美国警察滥用暴力、种族歧视、选择性执法等问题饱受民众诟病。今年以来,枪支暴力在美国已造成逾万人丧生。中国代表近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上发言,对美国警察暴力和酷刑问题表示关切。

美媒:枪支暴力是美国一大“流行病”

新华社报道,中国代表表示,美国警察暴力执法致人死亡事件层出不穷,2021年至少有1124人死于警察暴力。包括私营监狱在内的各类拘留场所酷刑、虐待、暴力事件频发,关塔那摩监狱系统性虐囚和酷刑更是臭名昭著。

分析人士指出,2021年本就是美国20余年来枪支暴力最严重的一年,照此下去2022年又要刷新纪录。

《科学美国人》文章称,枪支暴力是美国最致命且持续最久的一大“流行病”。

威廉·帕特森大学助理教授杰森·R·席尔瓦评论称,美国是唯一在过去20年里每年都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的发达国家。枪击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对公众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数据显示,枪支暴力今年已在美国造成至少11896人丧生,另有9486人受伤,而造成4人以上死伤的大规模枪击事件则更新至131起。

据悉,在乔治·弗洛伊德因警察暴力执法死亡后的一年里,美国执法人员在美国又杀害了数百名少数族裔。

美国警察是怎样的群体?为何掌握普通人的生杀大权?华人在这个群体中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美国执法系统赋予警察更大权力

《中国青年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前华人警察范昕介绍,成为美国警察之前,要通过一系列考试,包括法律、战术、驾驶、射击、格斗等。”出局有两种方式,一是主动放弃,二是被淘汰,当着其他学员的面拎包走人。

跟大多数华人一样,范昕原来性格内敛、低调,但在警察学校,他的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那种环境不允许你谦让,你必须说‘我行、我最棒’。如果有人比你强,你就要把他比下去,否则就会被淘汰。”他说,“训练完成后,你就会成为另外一个人——一个强悍、狂妄、目中无人的美国警察。”

美国执法系统赋予了警察更大的权力。“虽然不同警察职级有所不同,但本质都是一线执法人员。”范昕说,警察在事发现场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执行权,任何人都必须听从警察的指示,“比如两个人发生争吵,我到现场后他们就不能再吵了,我让谁说话谁才能说话,让谁闭嘴谁就得闭嘴,否则就会被戴上手铐带回警局。”

美国警察没有明确执法范围,从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到交通违章,再到入户抢劫甚至恐怖袭击,无所不管。范昕说:“如果我今天没有其他事务,看到有人闯红灯我会拦下;但如果我在执行紧急任务就不会去管这些了。再比如我正在执行巡逻任务,附近如果发生了抢劫,我会立刻赶往抢劫现场。”

由于美国联邦和地方权力分散,执法系统中的不同机构地位也是平行的。州、县、市警局的权限和管辖范围各不相同,规模也有大有小,如范昕曾经供职的洛杉矶县警局有1万多名警察,圣盖博市警局只有50多名警察,有的警局甚至只有几个人。警局之间彼此没有隶属关系,都由当地政府管理。这让美国警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性。

“美国司法体系中权力最大的人是谁?不是法官而是警察。”范昕说,法官只能通过层层法庭程序给人定罪,警察却拥有是否使用致命武器的权力,可以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杀人。一线警察必须在短时间内根据现场情况作出决断,处理方式是否得当与其个人职业素养有关,一是对现场情况能否作出准确判断,二是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下。

群体性“政治不正确”秘而不宣

4月上旬,密歇根州大急流城一名26岁的黑人男子驾车时被警察拦下,随后双方发生冲突,警察将其按倒并朝他后脑勺开枪,致其当场死亡。此事再次激起民愤,一连多日,人们高举“黑人的命也是命”“伸张正义”等标语牌,抗议警察暴力执法。

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美国几乎所有人种、民族、年龄、阶层和性别的人群,在不同历史时期都遭受过警察的不公正执法,从20世纪初美国北方白人工人阶级成为歧视性执法的受害者,和上世纪20年代纽约和芝加哥等大城市对意大利移民使用“法外手段”,到1943年洛杉矶警察局给痴迷于“佐特西服”的墨西哥裔青少年扣上“佐特服骚乱”帽子。“9·11”事件后,执法机构又对美国穆斯林进行种族定性。

尽管美国各群体几乎都遭受过警察暴力,但其中最主要的受害者是黑人。根据皮尤中心2019年的一项调查,84%的黑人表示,警察对待黑人的方式远比对待白人恶劣,63%的白人也持同样的看法。此外,44%的成年黑人表示遭遇过警察的不公正执法,而遭遇不公正执法的白人只有9%。

“美国(警察局)确实存在这种情况。”范昕说,当警察在街上执勤时,如果一辆车闯了红灯,拦下后一看,如果司机是一名亚裔女性,就猜她可能是没看见红灯,没准可能就放走了。如果司机是个年轻黑人男性,开着一辆豪车,身上还有刺青,立刻会疑窦丛生:他是喝醉了还是急着去干坏事?警察会马上拔出枪来作好防备,再调查司机的犯罪背景。这种执法方式虽然“政治不正确”,但在美国警察中却是秘而不宣的通行做法。

警察群体族裔比例失衡

范昕是2000年进入警察行业的,当时华人在警察队伍中的比例远远低于华人在当地社区的人口比例。“亚裔是这个地区最大的群体,占总人口的40%,但本地警察中的亚裔比例远低于40%,甚至连10%都不到。”范昕在洛杉矶县警局工作了6年,直到2006年离职。

在范昕离开美国执法系统后的10年间,白人警察与非白人警察之间的比例越来越失衡。公开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6年,除了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大城市,超过三分之二的地方警察局比所在社区的“白化”程度更高,大多数警局的人员调整并没有跟上城市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在人口日益多样化的今天,人们将越来越频繁地遇到与自己肤色不一样的执法者。

即便在执法系统内部,来自不同种族的警察对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同认识。57%的黑人警察认为,针对黑人的暴力执法事件是普遍现象,而只有27%的白人警察和26%的西班牙裔警察这么认为。此外,92%的白人警察认为美国社会已经进行了必要的变革,让黑人获得了平等权利,但只有29%的黑人警察这么认为。

近年来,美国社会日趋极化,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种族主义、民粹主义沉渣泛起,仇恨犯罪事件层出不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美华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范昕认为,每个人都必须时刻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因为“没有任何时候是完全安全的”。

(编辑:宋屿)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