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Chifa”恰饭啦!秘鲁-中国“融合版”牛肉米面馄饨汤都咋做?
发布时间: 1636525293326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636525293326

资料图:米饭。中新社

中国和秘鲁正在纪念两国建交50周年,这两种古老文化之间的接触,始于172年前第一批中国移民的到来。他们带来了中国美食,并与秘鲁的特色产品和风味相融合,产生了美味的融合美食,成为秘鲁庞大而多样的美食文化的一部分,征服了国内和国外的食客。

综合秘鲁《公言报》、中新网报道,秘鲁-中国融合食品构成了秘鲁家庭餐桌上每周菜单的重要部分,人们习惯于去名为“Chifa”的餐馆吃饭或定外卖,这个词来自广东方言的“chi”和“fan”,分别是“吃”和“饭”的意思。

大米是中国和亚洲一般饮食中的主食,也是中国移民对秘鲁美食的第一个贡献。除了大米之外,中国人带来的其他配料也很突出,如姜、酱油、绿豆荚、洋葱、卷心菜等,这些配料现在构成了庞大的秘鲁-中国融合烹饪的一部分。以下是秘鲁-中国融合美食的一些标志性菜肴:

炒牛肉(Lomo Saltado),这是秘鲁的招牌菜之一,融合了中国的“炒”技术,用炒锅在锅上高温快速烹调,更好地将牛里脊肉的味道与秘鲁提供的红色或克里奥尔式洋葱、黄椒、番茄、植物油和炸土豆与中国的酱油和米饭结合起来。

炒饭(Arroz chaufa),是为了充分利用其他饭菜剩下的白米饭,并将其与酱油、中国洋葱、鸡蛋煎饼、牛肉块、鸡肉、猪肉、鱼、虾等配料结合起来。而近年来,炒饭已经成为秘鲁烤鸡的必备陪伴。

炒面(Tallarín saltado),是另一道在chifa必吃的菜,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以与chaufa米饭分享同一道菜。这道菜中的中国面条是由大米淀粉制成的。炒面的显著特点是伴有多种配料,主要是蔬菜,如胡萝卜、西兰花、红辣椒、大白菜、毛豆,也有鸡肉、牛肉、猪肉、虾、鹌鹑蛋、豆腐或豆肉,以及酱油和蚝油。所有这些都产生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味道,因此被许多食客所追捧。

馄饨汤(Sopa wantán),是Chifa菜单上最受欢迎的汤。馄饨汤是用鸡汤、鸡肉块、猪肉块和馄饨面制成的,馄饨面是一种用大米淀粉制成的中型方形面食,里面有鸡肉、牛肉、猪肉、虾等,它通常有三或四个馄饨,并配以葱花,汤上桌后,通常会浇上酱油或酱油作为点缀。

柱侯鸡(Chi jau cuy),这道菜是老中餐馆的烹饪创新,代表了安第斯和中国美食的融合。传统上用鸡肉块准备的经典柱侯鸡被豚鼠肉取代,辣酱是由蚝油、海参、辣椒、芝麻、芝麻油、大蒜、中国洋葱、白胡椒、调味料、少量糖、酱油等溶于水以增稠而成。一旦酱汁准备好,豚鼠肉块就会沐浴在酱汁中,并伴有炒饭。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秘鲁第二副总统梅塞德丝·阿劳斯曾经谈到中国美食,她说,秘鲁美食名扬全球,美洲国家组织2011年已将它列入美洲文化遗产,但秘鲁美食是在融汇了世界各地烹调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其中就有中餐印记。热爱中国美食的阿劳斯还举例说,秘鲁家喻户晓的大众菜葱头炒牛柳,就是秘鲁厨师借鉴了中国的烹饪手法制作出来的,深受秘鲁人喜爱。

近年来,新一代中国移民老板的经营观念在不断更新。过去,秘鲁的中餐馆以广东菜和福建菜为主,随着来秘鲁的中国人和到中国旅游观光的秘鲁人不断增多,秘鲁中餐业经营的菜式也越来越丰富,川菜、湘菜、东北菜、陕西小吃甚至连火锅也渐渐被秘鲁当地人所接受。

(编辑:景飞)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