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华人华侨青年联合会与清华大学能动系座谈会在圣保罗举行
发布时间: 1754617920151 来源:南美侨报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4617920151

【南美侨报特约记者戴萌圣保罗报道】8月7日,巴西华人华侨青年联合会与清华大学能动系“源启桑巴支队”的海外实践团举办座谈会,与巴西华侨界青年展开深入交流。中国圣保罗总领馆领侨处主任荣强、侨务领事李晓明,巴西华人协会会长叶周永,巴西华人华侨青年联合会会长周伟,圣保罗华助中心教育组组长胡军,清华大学能源学院梁文恺助理教授、海外实践“源启桑巴支队”的清华学子们,圣保罗各华文学校校长、多位兄弟社团会长、侨领、巴西华裔大学生代表等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现场,“源启桑巴支队”支队长现场介绍了到访的各位博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研究方向或课题,以及清华能动系的基本情况,展示了中国青年在全球问题上的责任担当。

荣强致辞时向实践团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提到,巴西三十万华侨华人“把25街、Pari商圈打造成年贸易额逾百亿美元的南美小商品集散中心,也把春节、中秋写进了圣保罗官方日历”。在新冠疫情期间,侨团“向当地医疗机构捐赠大量防疫物资”;而在去年南大河州水灾中,侨界“又迅速募集百万雷亚尔善款”。此外,还提到,侨胞们从“向贫民窟捐资助学到举办‘水立方杯’中文歌赛,侨胞们用善行与坚守,让中华文化之光照进巴西社会最需要的角落”。他强调,这些侨胞坚守与成功的故事,正是清华同学们最生动的“海外中国教材”。

荣强表示:“你们是‘青春使者’,更是‘解题人’。”他说:“当今世界,贫困、气候、数字鸿沟等全球难题此起彼伏。清华实践团带着知识也带着课题带到巴西,摸索如何把中国经验与巴西需求近距离对接。”他提到,卢拉政府的“无饥饿巴西计划”已帮助240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但“食品价格上涨、财政压力仍在加剧脆弱群体的返贫风险”,希望同学们基于系统化知识和接地气调研,为巴西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视角”“青年答案”。同时,他还希望清华学子们将课堂上所学的清洁能源、人工智能、农业科技等知识,与巴西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亚马孙雨林的生态需求结合起来,在互学互鉴中成为中巴合作的“民间外交官”。

李晓明也发表了讲话,强调了巴西与中国关系的深远意义,特别是巴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中国先进的技术在能源、环保等领域的潜力。他鼓励清华学子们通过这次实践调研,深入了解巴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为未来的合作奠定基础。

叶周永在讲话中提到:“今天,借由与华人华侨青年联合会的共同座谈,我们有机会进一步拓展对话,将话题延伸至青年责任与未来合作,我深感意义非凡。在座的许多侨界青年,既有在巴西土生土长、积极融入主流社会的优秀代表,也有传承中华文化、致力于中巴交流的青年骨干。他们身上,既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也肩负着推动中巴民间友好、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他还表示,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将课堂延伸至大洋彼岸,选择将目光投向南美,这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视野的有力践行;而侨界青年的真诚分享与热情参与,也正是中巴青年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周伟在致辞中表示,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而两国青年之间的深度互动将推动中巴民间友好不断向前发展。他还回顾了该会成立以来的成果,特别是在文化和公益领域的积极影响,进一步呼吁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中巴文化交流中来。

巴西青田同乡总会会长张海群表示,清华大学的到来不仅是学术交流,更是深化中巴两国能源、环保等领域合作的重要步骤。他鼓励清华学子们通过此次调研,为两国能源合作带来新的思路,并希望他们能将巴西的故事带回中国,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充满活力的国家。

座谈会上,华文学校校长魏万古、汪震宇、李玉芬先后发言。汪震宇则强调:“巴西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充满了能量。作为在巴中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我深知巴西的魅力。我希望大家能在这里的调查中体验到这个国家的丰富资源与热情人民,尤其是在能源、环保等领域与中国的合作潜力。”他进一步补充说:“巴西不仅仅是足球和桑巴,它还有许多与中国巨大的经贸、能源领域的合作机遇。”华裔大学生代表朱瑜也表达了对这次座谈会的感激之情,他认为此次座谈会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是让我们在巴西的学生与世界接轨成长的一次宝贵的机会。

最后,清华大学能动系“源启桑巴”海外实践团与巴西华人华侨青年联合会互赠礼物,以表达对长期友好交往的期待。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