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携手·共创未来——中巴科技创新合作与文明交流互鉴启动仪式在里约热内卢举办
发布时间: 1751899181483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189918148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巴西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现场

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孔子学院揭牌仪式现场

中国—巴西文化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现场

活动现场

【南美侨报特约记者陈妤汎里约热内卢报道】7月5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巴携手•共创未来——中巴科技创新合作与文明交流互鉴启动仪式在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历史建筑巴西高等研究学院大楼举办,活动受到中巴学界热烈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校长罗伯托·梅德隆霍、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外事副教务长阿齐兹·萨利巴、中国三峡巴西公司董事张军出席活动并致辞。

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校长罗伯托·梅德隆霍致辞

梅德隆霍指出,“全球南方”是不可逆转的现实。他提到巴西总统卢拉明确提出,要加强巴西大学与“全球南方”特别是中国高校之间的合作。梅德隆霍指出,在一次访问中国的旅程中,他体会到中国展现出的明确意愿,即在新兴的世界秩序中,以合作代替主导,以多极代替单极。

梅德隆霍说,“今天不仅是在创造里约联邦大学的历史,更是在为人民创造未来。大学在培育领导力、推动国家发展、加强人民之间真正合作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他表示,创新、合作和包容,将是新时代的关键词,一个更加和平、更加协作的世界正在兴起。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致辞

张东刚表示,中国—巴西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的揭牌成立将成为中巴教育合作、人文交流的“新地标”,更将成为中巴携手发展、文明互鉴的“强引擎”。中心汇集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人文社科独树一帜”特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工科硬核实力”、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热带生态专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的“工程技术创新”优势,形成了“文理工交叉、产学研协同”的互补格局。这是一次汇聚学科优势的“强强之约”,也是一次聚焦务实合作的“行动之约”,更是一次锚定未来发展的“使命之约”。

张东刚指出,四校将以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为重要指引,以平等相待为鲜明底色,以互利共赢为强大动力,以开放包容为胸怀品格,以造福人民为根本追求,团结力量建好研究共进的“思想平台”、科技创新的“协作平台”、青年成长的“追梦平台”、服务发展的“赋能平台”。

中国三峡巴西公司董事张军致辞

张军介绍,中国三峡集团成立三十多年来,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水电开发企业和中国领先的清洁能源集团,业务遍布全球10余个国家。三峡巴西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截至目前,已在巴西拥有930万千瓦的发电装机容量,成为巴西第三大发电企业,且全部为清洁能源。他表示,作为在巴西发展的中资企业,希望在中国——巴西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今后的运行中,充分发挥三峡集团的力量,联合更多中资企业,共同支持中巴科技交流与合作。

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外事副教务长阿齐兹·萨利巴致辞

萨利巴说:“了解中国要通过中国人,了解巴西也应由巴西人来讲述。”他指出,此次中心的成立为中巴合作巩固了基础,未来中巴两国的科学家可以共同制定课程、界定要解决的问题,并围绕消除贫困、气候变化、全球卫生、生物多样性、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清洁能源、航空航天安全等关键议题,携手找出方案。

萨利巴表示,四校历史悠久,代表着中巴学术的最高水平。他并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培养出发现中巴之间共同点的研究者,应对突发挑战的合作团队并将互补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正义的知识成果,独立构建属于南方国家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致辞

赵长禄表示,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孔子学院的成立,将为巴西青年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提供重要窗口,也将为中巴文明互鉴搭建桥梁。他并表示,期待通过语言教学、文化活动和学术研讨,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夯实中巴命运共同体的民意基础。

同时,赵长禄也指出,中巴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将致力于推动两国在人文社科、历史传统、社会发展等领域的深度对话,打造新时代中巴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此外,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和三峡巴西公司也将共同参与巴西创新研究院的建设。他表示,这标志着中巴合作已从高校延伸到企业和社会各界,形成了多元参与、协同推进的新格局。

在活动结束后,中巴两国的学者与嘉宾还展开了热烈而友好的交流。他们互换联系方式,深入探讨合作意向与研究方向。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