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打造可可主题路线 融合旅游、可持续发展与历史传承
发布时间: 1756808280114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6808280114

【南美侨报网编译肖怡然报道】厄瓜多尔知名有机巧克力品牌Paccari与可可生产者携手打造的可可主题旅游路线,将旅游观光、可持续发展与历史传承融为一体,在优质芳香可可(Cacao fino de aroma)的核心产区为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体验。

厄瓜多尔网站“expreso.info”近日报道,巧克力早已超越美食范畴,成为文化、历史与可持续发展的载体。作为优质芳香可可的起源地,厄瓜多尔通过“可可之路”(Rutas del Cacao)主题旅游路线,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巧克力美食旅游领域的卓越地位。

这些特色路线带领游客探索可可种植园、参观可可文化阐释中心,并造访传承巧克力制作传统的原住民社区,使这一古老技艺得以传承并持续焕发活力。其中,Paccari开发的可可主题旅游路线将自然景观、传统知识与感官体验相融合,围绕可可展开深度探索,在众多路线中脱颖而出。

该路线的核心区域位于纳波省阿奇多纳市(Archidona,Napo)的圣丽塔社区(Santa Rita)。2014年,当地的基奇瓦族(Kichwas)原住民与Paccari合作推出了“巧克力之旅”(Tour del chocolate)旅游项目。在这里,游客可亲身参与优质芳香可可从采收、发酵到手工制作成精品巧克力的全过程,在充分展现亚马孙地区自然与文化丰富性的环境中,获得沉浸式体验。

旅游路线还包括参观可可文化阐释中心,深入了解可可在社区生活中的历史与社会意义。游客还可以学习制作厄瓜多尔传统菜肴“maito”(通常将鱼或肉用叶子包裹后进行烤制或蒸制),漫步于保留着前哥伦布时期岩刻的种植园区,以及参与手工工坊体验。

亚马孙地区出产的可可除具备美食价值外,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印记。由厄瓜多尔考古学家弗朗西斯科·瓦尔德斯(Francisco Valdez)牵头、与国际机构合作开展的一项研究证实:早在5500多年前的玛约-钦奇佩(Mayo-Chinchipe)文明时期,萨莫拉-钦奇佩省(Zamora Chinchipe)帕兰达(Palanda)考古遗址就已存在人工驯化栽培的可可。这一发现证实了可可树起源于亚马孙河流域及其在古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可可主题旅游路线并不局限于亚马孙地区。在马纳比省(Manabí)和厄瓜多尔山区,游客同样可以参观可可种植园、巧克力制作工坊,以及参与庆祝可可多样性与传统传承的国际节日活动。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