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长胡子的鸟”走红网络
发布时间: 1755782616087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5782616087

【南美侨报网编译门凌霄报道】近日,一张在雨幕中抓拍的照片,使一种哥伦比亚特有的蜂鸟走红社交网络。它的名字叫做“髯蜂鸟”(Oxypogon guerinii),又被称为“波哥大山羊蜂鸟”(colibrí chivito de Bogotá),是一种仅栖息在哥伦比亚安第斯高原地区的特有物种,因其稀有性、独特外表和生物多样性意义而引发热议。

哥伦比亚《哥伦比亚人报》20日报道,照片由摄影师胡安·卡米洛·昆特罗(Juan Camilo Quintero)在持续的降雨、刺骨的寒风和浓雾环境下拍摄。他在自己的Instagram账号(@foto_sintesiss)上分享了这张照片,配文称:“拍摄这张照片颇具挑战性,因为天气条件十分不利,但多年工作生涯中我学到了一点,就是恶劣天气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可以为我所用。”

这张照片获得了数千条评论,许多人纷纷惊叹称:“我真的很好奇,这么小的生物如何能够在这样寒冷的环境中生存。”

据悉,髯蜂鸟于1840年由法国鸟类学家奥古斯特·博伊索内奥(Auguste Boissonneau)首次进行了科学介绍。这是一种哥伦比亚的特有物种,栖息于东安第斯山脉的高原地区,尤其在昆迪纳马卡省(Cundinamarca)和博亚卡省(Boyacá)等地区较为常见。尽管其首选栖息地是高原,但根据哥伦比亚自然主义者协会(NaturaLista Colombia)的记录,它也可能出现在海拔3000至5200米之间的奎诺亚森林(bosques de queñoa)边缘和亚高原地区。

这种蜂鸟主要以安第斯菊(Espeletia)花蕊和花蜜中的昆虫幼虫为食。在旱季,它们会下到海拔较低的地区寻找其他花卉进行觅食,但只有安第斯菊盛开时,这种鸟才最常见。

从外貌上看,雄性髯蜂鸟拥有醒目的白色冠羽、闪烁的绿色胡须以及脸部的三角形紫色斑块;而雌性则较为“低调”,没有冠羽和胡须。其体长约12厘米,羽毛颜色融合了橄榄绿、棕色和青铜色。

尽管分布范围有限(仅约1.97万平方公里),但髯蜂鸟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无危物种”,因为它栖息于多个保护区内。然而,其物种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缘于高地荒原的特性,这种脆弱的生态系统如今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农业扩张和非法采矿的威胁。

责任编辑:门凌霄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