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毛伯贤报道】巴拉圭消费者和用户保护秘书处(Sedeco)与国家卫生监督局(Dinavisa)近日决定暂时关闭连锁超市Biggie Express的200多家门店,原因是该超市出售过期和重新贴标签的产品。对此,超市所属公司回应,这一决定不仅不合理,还涉嫌侵犯多项权利,更直接和间接影响了依赖该超市业务的数千个巴拉圭家庭。
巴拉圭《最新时刻报》13日报道,公司发表声明称,在超过10年的运营中,公司已直接雇佣了超5300名员工,并与超500家供应商合作,包括农户和微型企业。所有超市月均接待客户超400万人次,日均销售商品超45万件。这些数字背后承载着家庭、机遇以及公司对国家坚定不移的承诺。
公司认为,政府的决定涉嫌侵犯公司自由竞争、开展商业活动和体面工作的宪法权利。这一决定在业内没有先例,是滥用职权的行为,将给劳动者、供应商、客户和国家经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声明中写道:“在没有履行正当程序的情况下强制关闭一家企业的决定,在私营企业领域树立了一个危险的先例。我们坚决反对这一强加的措施,它不仅影响我们的公司,还影响数千个直接或间接依赖我们的巴拉圭家庭。我们要求政府恢复门店运营并尊重合法性、适当性和法律确定性原则。”
据悉,政府仅对12家门店进行了检查,便决定关闭Biggie Express超过260家门店。这引发了商界人士的担忧。
巴拉圭超市协会(CAPASU)警告称,该处罚措施将危及数千个工作岗位,虽然政府应果断行动,但不得采取可能影响就业稳定的措施。
全国商业与服务商会(CNCSP)则呼吁负责维护自由竞争和消费者权益的机构在法律框架内行动,以维护企业和民众的信心。
报道称,这一事件向市场发出了负面信号,可能影响巴拉圭作为安全投资目的地的声誉。在投资和就业依赖于对政府机构信任的背景下,巴拉圭面临的挑战是,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保证经营合法性又不损害经济自由和私有财产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