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肖怡然报道】拉丁美洲大学家庭研究机构网络(Redifam)联合皮乌拉大学(UDEP)家庭科学研究所(ICF)最新发布的《拉丁美洲老龄化与秘鲁女性婚姻状况》报告显示,秘鲁正经历人口结构的加速转型,其明显特征包括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持续下降。
秘鲁网站“infobae”报道,这份报告通过对比拉美多国数据,呈现了秘鲁在生育率、预期寿命及家庭结构等方面的最新指标。研究表明,若不及早应对当前转型趋势,秘鲁可能在社会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及代际赡养等领域面临挑战。
生育率跌破世代更替水平,老龄化进程加速
报告指出,目前秘鲁总和生育率(TFR,指平均每对夫妇生育的子女数)为1.8,已低于人口世代更替水平(2.1)。这意味着,若这种趋势持续,秘鲁将无法实现人口的自然更替。目前,拉美地区只有巴拉圭(2.4)和玻利维亚(2.6)高于此阈值。
此外,秘鲁的粗生育率(TBN,指每千人中活产婴儿数)为13.7,低于拉美地区平均水平(14.5),这一下降趋势自2010年开始显现,疫情期间尤为明显。
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秘鲁正迈向老龄化社会。目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0%;劳动年龄人口(15岁至64岁)占比66%;14岁及以下人口占比24%。秘鲁的老龄化指数(老少比,指每100名儿童对应的老年人数)为42,明显低于乌拉圭(83)和智利(79),但高于墨西哥和玻利维亚(均为31)。这表明秘鲁处于地区人口结构转型的中期阶段,但老龄化趋势明显。
秘鲁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1.2岁,该数据进一步印证了秘鲁社会结构成年化的趋势,未来将对养老金体系、医疗服务系统及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
报告强调,政府需制定公共政策应对老龄化与低生育率问题,以促进代际照护、保障老年人获得优质医疗服务,以及强化家庭支持网络建设。
结婚率拉美倒数,离婚率维持低位
报告还揭示了秘鲁人婚姻状况的变化。秘鲁每千人中仅有2对登记结婚,在拉美地区仅高于哥伦比亚(1.6对),远低于巴拉圭(5.5对)、墨西哥(5.6对)等国。这反映出秘鲁的伴侣关系正规化程度下降,同居现象日益增多。研究者认为,这种变化由多种因素造成,包括经济非正规化、女性自主权提升、新型同居模式及婚姻制度价值弱化。
值得关注的是,秘鲁的离婚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2023年每100对夫妻结婚对应25对离婚,2022年为22.5对,这与智利(59对)和厄瓜多尔(48对)形成鲜明对比,表明秘鲁虽然结婚人数有所减少,但正式婚姻关系的稳定性仍高于地区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