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毛伯贤报道】巴拉圭中央银行(BCP)近日报告,近一个多月,拉美地区货币对美元的表现不一。6月22日以来,巴拉圭瓜拉尼对美元的汇率涨幅达到6.5%,是该地区对美元汇率涨幅最大的货币,并继续保持对美元升值趋势。
巴拉圭《国家报》3日报道,央行指出,6月22日以来,阿根廷、智利和巴西货币依次对美元贬值6.9%、1.7%和1%。另一方面,巴拉圭、秘鲁和乌拉圭的货币则依次对美元升值6.5%、0.7%和0.6%。瓜拉尼在上述时间段内领涨,并在8月初继续升值。
美元在巴拉圭零售市场呈现涨跌交替的走势,在7月底再次触及1美元对7300瓜拉尼的低汇率后,又回升至接近1美元对7500瓜拉尼。8月1日,美元收盘下跌至1美元对7430瓜拉尼。
经济与财政部长卡洛斯·费尔南德斯·瓦尔多维诺斯(Carlos Fernández Valdovinos)表示,尽管出现波动,汇率仍保持稳定。当被问及瓜拉尼对美元升值对投资的影响时,费尔南德斯表示,政府仍基于1美元对7700瓜拉尼的汇率开展工作,因此影响并不明显。
分析师和外汇交易商代表都认为,美元汇率的下跌趋势部分源于美国通过贬值本币以获取贸易优势的经济政策。
巴拉圭进口商中心主席伊万·杜莫特(Iván Dumot)表示,美元对瓜拉尼贬值为进口行业提供了恢复竞争力的机会,其竞争力在过去几年因汇率波动受到影响,在今年一季度表现尤为明显。
美国政府的新关税措施将于7日在全球范围内生效,美国对包括巴拉圭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10%的关税。尽管面临这一局面,进口商仍预测美元贬值将带来有利局面。
杜莫特指出,目前美元汇率为进口行业提供了财务喘息空间。此外,他认为,如果美国的关税政策继续推进,美国减少进口将导致巴西等供应国家的产品过剩,进而寻找新市场,巴拉圭可能获得比以往更优惠的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