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门凌霄报道】自2007年建交以来,哥斯达黎加与中国建立了超越经济领域的合作关系。18年来,教育已成为两国关系最具活力的支柱之一。哥斯达黎加《世界报》近日刊文盘点了两国之间的教育合作。
自2007年以来,超1万名哥斯达黎加人受益于哥中教育合作项目,包括奖学金、文化交流、普通话教学以及在可持续发展、科技和能源等关键领域的职业培训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合作之一是,通过哥斯达黎加教育部和中国政府的协助,在哥斯达黎加教育体系中推广普通话。“让我们说普通话”(Hablemos en Mandarín)计划为优秀学生提供了在中国高校就读的机会。
目前,中国政府每年为哥斯达黎加青年提供约50个留学名额,用于攻读本科、研究生、博士学位或参加语言强化培训。此项工作由哥斯达黎加外交部及高校共同协调推进。
除这些机会外,孔子学院和哥斯达黎加-中国文化教育中心(Centro Cultural y Educativo Costarricense Chino)还组织了在北京等城市的“沉浸式”文化夏令营,使超过200名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中华文化。
自2010年起,哥斯达黎加开始举办“汉语桥”比赛,旨在让小学、中学和大学学生展示其语言能力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这一活动加强了文化纽带,并激发了哥斯达黎加年轻人学习语言的兴趣。
在高等教育领域,哥斯达黎加大学(UCR)、技术教育学院(TEC)、哥斯达黎加国立大学(UNA)、国家远程教育大学(UNED)等高校已与中国学术机构签署协议,共同开展联合研究、交流项目,及气候变化、机器人技术、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领域项目。
截至2024年,已有超1600名哥斯达黎加专业人士通过多边和双边研讨会在中国接受培训。仅在这一年就举办了两期专题课程,涵盖热带植物栽培和清洁技术开发等主题。
两国的合作不仅限于大学层面,中国还向哥斯达黎加多家教育机构捐赠了教育设备,例如今年3月向莫拉维亚高中(Liceo de Moravia)捐赠的设备,有助于提升当地在技术和教学资源方面的实力。
总体而言,哥斯达黎加与中国之间的教育合作不仅培养了专业人才,还建立了文化纽带,拓展了视野,并巩固了共同发展,是具有前瞻性的合作,持续为新一代创造切实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