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门凌霄报道】近期,在哥伦比亚圣玛尔塔(Santa Marta)的盖拉港口(Puerto Gaira),部分民众在下海游泳后出现了皮肤不适的情况。当地卫生机构介入了解后表示,该海域并没有发生水污染。对于此问题,哥伦比亚卫生专家给出了一系列建议,帮助民众应对下海后出现皮肤问题的情况,并提醒民众不要利用一些不科学的偏方自行“治疗”。
哥伦比亚《哥伦比亚人报》16日报道,多位居民近日通过媒体表示,在圣玛尔塔盖拉港口的海域游泳后,出现了皮肤瘙痒、发烫的症状。
事后,圣玛尔塔卫生秘书处发布声明称,已核实该海域并未发生污染。在对出现症状者进行医疗检查后,秘书处表示,可以确定出现皮肤问题的原因是接触了水母幼虫、海葵或水螅后发生了过敏,这种情况在每年的这个季节都很常见。
此外,秘书处指出,出现皮肤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重的,包括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使用不适合自己的化妆品、过敏、被昆虫叮咬或接触海洋生物等。
哥伦比亚传染病协会(Asociación Colombiana de Infectología)成员、传染病学家兼内科医生亚伯拉罕·卡蒂梅(Abraham Katime)在受访时介绍,这种皮肤问题被称为“海水浴皮疹”,当皮肤接触到某些藻类或海洋幼虫时,会出现皮肤不适的症状。这些藻类或海洋幼虫的数量在一年中的某些特定季节会因为水温升高、风力和水流而增多。
“这类皮肤症状不是水污染造成的,不必惊慌失措,也不要自行用药。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海水浴皮疹’后,只要采取一些基本应对措施即可,例如游泳后尽快脱掉湿泳衣、用清水冲洗皮肤、必要时涂抹舒缓药膏等,皮疹就会自行消退。若症状较顽固,医生可能会开抗组胺药或皮质类固醇药物。”卡蒂梅表示。
卡蒂梅还提醒民众,不要相信一些“民间偏方”,例如用尿液涂在皮肤上治疗蜇伤或过敏。他强调,这类没有根据的偏方可能会加重对皮肤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