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乔莯报道】根据官方最新数据,智利酒精检测次数近年来大幅下降,2019年为85.7万次,2024年骤减至15.5万次,降幅高达81.94%,引发社会各界对相关执法力度减弱的担忧。专家警告,“监管松懈”可能带来更多道路安全隐患。
智利《信使报》7日报道,智利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Conaset)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酒后驾驶事故发生率和致死率有所下降。2023至2024年期间,酒驾相关交通事故从8073起降至6569起,死亡人数从163人降至129人。尽管如此,酒精检测次数的降幅远超案件数减少,引发社会各界担忧。多位权威专家警告,酒精检测频率的下降可能向社会传递错误信号,助长侥幸心理,需引起高度关注。
议员费利佩·卡马诺(Felipe Camaño)表示,这一现象必须引起全民警惕。众议院交通委员会将正式致函国家警察局,要求对酒精检测数量骤减的原因做出解释,初步怀疑可能与执法资源不足或人员短缺有关。
卡马诺强调,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并未减少,当局必须持续加强对相关犯罪行为的监督。必须让每位民众认识到饮酒后不得驾驶,违者构成犯罪。当前,立法机构正考虑推出更严厉的惩处措施,包括追究酒驾车辆乘客的连带责任,旨在进一步提升社会对酒后驾驶危害的警觉性。
互助协会(Mutual de Seguridad)道路安全经理路易斯·斯图文(Luis Stuven)指出,自2012年相关法案实施以来,对酒后驾驶的监管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酒精检测量的急剧下降可能使民众产生监管松懈的错觉。
致力于道路安全的埃米利亚基金会(Fundación Emilia)主席卡罗琳娜·菲格罗亚(Carolina Figueroa)在受访时表示,酒精或药物检测频率降低实际上是在传递宽容的信号,这将削弱所有预防性公共政策的效果。
菲格罗亚指出,部分民众仍错误地认为“饮酒不影响驾驶”或“短距离驾驶无妨”,却忽视了悲剧往往在瞬间发生,这种顽固行为反映出对监管和制裁的薄弱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