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门凌霄报道】国际学术刊物《Check List》杂志近日发表了一项研究,汇编了在危地马拉境内新发现的两种原产于北美的蝙蝠物种:长腿鼠耳蝠(Myotis volans)和北美鼠耳蝠(Myotis auriculus)。这一发现将这两种物种的栖息地范围向南扩展了至少900公里,也证明了危地马拉云雾森林的物种多样性。
危地马拉《共和国报》报道,危地马拉生物学家路易斯·特鲁希略·索萨(Luis Trujillo Sosa)是新蝙蝠物种的发现者之一。他自15年前开始专攻蝙蝠,现在是危地马拉民间环保组织“自然捍卫者基金会”(Fundación Defensores de la Naturaleza)的成员之一。2024年2月,他和他的团队攀登了米纳斯山脉(Sierra de las Minas)的云雾森林,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蝙蝠。
特鲁希略和他的同伴们测量了这只蝙蝠,发现它不属于危地马拉已记录在册的蝙蝠物种,其物种名为“长腿鼠耳蝠”,此前仅在北美有记录,已知最近的分布地点是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的科弗雷·德佩罗特(Cofre de Perote,Veracruz)。随着特鲁希略在危地马拉境内有了新发现,该物种的分布范围至少向南扩展了910公里。
特鲁希略强调,这一发现表明生物多样性并不分国界,生物分布在所有适宜其生存的地理区域。除了科学期刊《Check List》,该物种还被收录在危地马拉生物多样性门户网站。
另一个物种“北美鼠耳蝠”同样在米纳斯山脉被发现,它是被放置在云雾森林水体中的网捕获的。《Check List》的文章指出,这种蝙蝠“体型较大,耳朵较长,与该地区的同类物种存在明显差异”。
尽管新发现的两种蝙蝠原产于北美,但特鲁希略指出,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迁徙而来的。米纳斯山脉拥有中美洲最大的云雾森林,其温度、湿度和植被条件与北美温带森林相似,因此两种蝙蝠属于“自然分布”。
文章还提到,这两项记录都刷新了两种物种此前生活的最高海拔纪录,且使危地马拉记录的蝙蝠种类数量增加到105种,占全球总数(1400种)的7.5%。
自然捍卫者基金会强调,新蝙蝠物种的发现巩固了危地马拉作为当地物种庇护所和重要生物走廊的地位。
米纳斯山脉是危地马拉“生物多样性的家园”,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宣布米纳斯山脉生物圈保护区(RBSM)为自然保护区,由国家保护区委员会(CONAP)和自然捍卫者基金会共同管理。米纳斯山脉拥有不同类型的植被,从热带森林到云雾林和阔叶林等。此外,这里也是危地马拉国鸟凤尾绿咬鹃(又名“格查尔鸟”)最重要的栖息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