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维亚发现千年前蒂瓦纳库文明神庙 布局契合春分日
发布时间: 1750944911273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0944911273

神庙帕拉斯帕塔的3D模型。玻利维亚《意见报》

【南美侨报网编译毛伯贤报道】玻利维亚考古人员近日发现一座属于蒂瓦纳库(Tiwanaku)文明的神庙帕拉斯帕塔(Palaspata),这一发现证实了蒂瓦纳库文明的领土扩张,并揭示了该文明如何在生态多样性丰富的地区构建经济与宗教网络。

玻利维亚《意见报》25日报道,在的的喀喀湖(Titicaca)南岸,1000多年前曾存在着安第斯山脉最神秘、最强大的文明之一——蒂瓦纳库文明。考古学家认为,该文明是该地区最早的复杂社区之一,也是印加帝国的先驱,但它在公元1000年左右突然衰落,留下许多未解之谜。

如今,一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专家和玻利维亚专家组成的考古学家团队发现了帕拉斯帕塔神庙,其特征可能为蒂瓦纳库文明对安第斯地区的影响提供新线索。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人类学副教授何塞·卡普里莱斯(JoséCapriles)表示,蒂瓦纳库文明的社会高度组织化,拥有金字塔和带平台寺庙等建筑遗迹,其中大部分分布在的的喀喀湖周边地区。尽管人们知道蒂瓦纳库文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远超此范围,但学术界仍在争论其对遥远地区究竟拥有多少实际控制力。

《绿色罗盘》(La Brújula Verde)杂志指出,帕拉斯帕塔神庙以当地地名命名,位于蒂瓦纳库主要考古遗址以南约130公里处的一座山丘上。这座山丘数百年间未被研究人员发现,但当地原住民却早已知晓。

神庙的选址并非随意,而是具有绝对的战略意义。它占据了一个无可比拟的战略要地,其周边汇聚了3个截然不同的生态系统:环绕的的喀喀湖的高地地区,矿藏丰富,盛产高海拔水果;高原的草原地区,干燥多风,骆马放牧构成了日常生活;科恰班巴(Cochabamba)的安第斯山谷,物产丰饶且灌溉便利。

生态系统的交汇不仅为蒂瓦纳库文明提供了生存资源,还使神庙成为该文化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它是商队交流的汇聚点、社区间的文化桥梁,也是举行仪式和朝圣的理想场所。

研究人员利用卫星图像结合无人机拍摄的航拍照片重建了神庙的3D模型,这是一个约125米乘145米的仪式性建筑群,由15个四边形建筑围绕一个内庭院排列。神庙的布局与春分时节太阳直射赤道有关,这进一步强化了其仪式用途。

这座神庙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对蒂瓦纳库文明实际控制范围的未知性,以及其影响力可能延伸的程度。

责任编辑:毛伯贤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