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Gustavo Petro)。哥伦比亚《国家报》
【南美侨报网编译乔颖报道】哥伦比亚与中国近日签署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规划。哥伦比亚多家媒体报道了此成果所蕴含的意义,或预测了其将带来的影响。有媒体认为,这意味着哥伦比亚生产商将获得更多的出口机会,并进一步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这也与政府的现行战略一致。
开启与中国关系的新时代
哥伦比亚“el expreso”新闻网将哥伦比亚正式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称为“开启与中国关系的新时代”,是哥伦比亚迈出对外贸易战略的决定性一步,标志着哥伦比亚的经济外交翻开新的篇章。此举旨在在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促进投资、技术合作和可持续发展,以加强双边关系,并为国内生产商打开新的大门,且有助于减少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el expreso”新闻网提到,目前中国是哥伦比亚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2024年,两国贸易额超过180亿美元;2000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对哥伦比亚的直接投资额超过8亿美元。此次哥伦比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意味着本国生产商将获得更多出口机会,并实现出口市场多样化,这与政府推行的再工业化和粮食安全战略相一致。
“将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
哥伦比亚《国家报》报道了哥伦比亚风险分析专家塞尔吉奥·古兹曼(Sergio Guzmán)等人的观点。他们表示,在几十年来严重依赖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之后,哥伦比亚正在寻求实现联盟多元化,此举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哥伦比亚外部大学(UEXT)国际关系专家戴维·卡斯特里隆-克里根(David Castrillón-Kerrigan)表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来,“哥伦比亚政府表现出扩大与世界其他地区关系的兴趣”。也就是说,哥伦比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除了获得经济利益外,也旨在进一步“将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实现多元化,降低政治和经济风险,减少对少数市场的依赖。
专家们强调,哥伦比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是双方对多年来不断发展的贸易关系的再次肯定,也意味着关系的“标志性提升”。哥伦比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资源对于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哥伦比亚需要投资和融资来开发这些资源、发展服务欠缺的地区,并推进能源转型,而中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合作伙伴”。
古兹曼等专家预测,到2025年或2026年,中国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哥伦比亚的最大合作伙伴。“哥伦比亚在寻求融资时发现,中国企业竞标的条件非常优惠。渐渐地,哥伦比亚开始信任中国作为重大项目的融资方,而中国也发现哥伦比亚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投资国。”
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多元化
哥伦比亚“dia a dia”新闻网则强调,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代表着哥伦比亚政府寻求投资和贸易多元化的努力,努力重点是开拓新市场。在这种新形势下,哥伦比亚正成为一个新兴的贸易参与者,将利用农业食品、工业4.0技术、旅游业等来寻求更多机遇。
“dia a dia”新闻网复盘了哥伦比亚与中国双边贸易往来的相关成就,并着重强调了双方的旅游交流:去年哥伦比亚共接待中国游客25415人,而哥伦比亚赴华游客仅有4233人。这种对比凸显了两国在增加人员流动性和文化交流方面的巨大潜力,这对于扩大两国之间的互动和多样化合作渠道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哥伦比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并加强与中国的外交和商业关系,标志着哥伦比亚外交政策进入新阶段,战略合作伙伴多元化成为了政府议程的核心;同时,这也展现了政府拓展商业视野和巩固国际关系的强烈意愿,这种意愿客观上将转化为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