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对伦皮拉汇率持续上涨 洪都拉斯经济学家:干预政策适得其反
发布时间: 1747221776185 评论:0 发布时间: 1747221776185

【南美侨报网编译乔莯报道】近日,随着美元对伦皮拉汇率接近26关口,洪都拉斯拉响了经济警报。经济学家表示,汇率的持续上涨将推高燃料、药品、化肥及原材料等进口商品价格,使得国内通胀愈演愈烈。

洪都拉斯《论坛报》报道,中央银行(BCH)数据显示,截至13日,1美元卖出价已达25.99伦皮拉,买入价为25.98伦皮拉。这一趋势表明,自去年9月洪都拉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达成协议以来,伦皮拉贬值明显加快。

经济学家认为,政府此前实施的汇率干预政策已适得其反。经济学家罗伯托·拉各斯(Roberto Lagos)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表示:“时间和数据证明,汇率调整势在必行,拖延只会让代价更大。”他分析称,为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政府近期采取了一系列“不受欢迎”的措施,包括加速货币贬值、提高基准利率及调整外汇拍卖机制。

经济学家马丁·巴拉奥纳(Martín Barahona)指出,央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压力下允许货币加速贬值,并减少动用国际储备来抑制美元需求,此举将推高进口成本,进一步削弱民众消费能力。

与此同时,洪都拉斯经济增长仍显疲软,增速维持在3.5%至4%区间。央行数据显示,2024年经济仅增长3.6%,专家认为这一增速难以有效缓解严峻的贫困问题。此外,外商直接投资不足以及私营领域投资环境欠佳,制约了经济发展潜力。

另一方面,汇率的持续攀升导致生活成本增加。由于洪都拉斯经济高度依赖进口,伦皮拉贬值加剧通胀,削弱家庭购买力,并威胁中小企业财务稳定性。

对此,政府强调,当前货币政策调整是维持经济稳定及履行国际义务的必要举措。然而,民众已明显感受到经济压力加剧。专家警告,若无法有效刺激投资、提升生产力并强化国际储备,洪都拉斯可能陷入货币贬值与通胀螺旋上升的恶性循环。

责任编辑:乔莯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