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肖怡然报道】危地马拉国家地震、火山、气象和水文研究所(INSIVUMEH)3日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已记录地震活动逾1800次,其中43次为有感地震,即民众可感知但未造成显著破坏。
危地马拉《共和国报》报道,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危地马拉仍是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今年记录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圣罗莎(Santa Rosa)、埃斯昆特拉(Escuintla)、圣马科斯(San Marcos)及苏奇特佩克斯(Suchitepéquez)等省份。这些省份因存在地质断层且毗邻太平洋,被认为是地质高度脆弱区域。
危地马拉地震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该地带以剧烈地震和火山活动著称。今年以来记录的1800余次地震活动中,绝大多数为低强度地震。目前,国家地震、火山、气象和水文研究所正在持续监测地震活动,尚未收到重大损失报告。
政府强调,必须对可能发生的强震保持戒备。对此,国家地震、火山、气象和水文研究所等机构正在持续开展公众防震教育。
据悉,危地马拉曾多次遭遇强震,其中1976年2月4日发生的7.5级地震,造成约2.3万人死亡,百万人受灾,此次地震也被看作是危地马拉防灾体系建设的里程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