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乔莯报道】全球生活成本数据库Numbeo最新报告显示,哥斯达黎加以50.15的生活成本指数,成为拉美地区生活成本最高的国家,超越乌拉圭(46.33)和巴拿马(43.91)。业者警告称,本币持续升值正在重创国家旅游业,并敦促政府尽快出台应对政策。
哥斯达黎加《世界报》3日报道,哥斯达黎加旅游业当前正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推高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本币科朗对美元持续升值,导致许多以美元计价收入的旅游企业需以科朗支付开支,严重压缩了利润空间,削弱了其在区域内的竞争力。
国家旅游商会(Canatur)主席马蒂·希门尼斯(Marti Jiménez)指出,汇率不利和物价上涨使旅游业在维持运营、创造就业和吸引游客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然而,旅游部长威廉·罗德里格斯(William Rodríguez)对此持不同看法,认为游客数量变化主要受航班供应不足和国际推广乏力影响,而非汇率因素。中央银行行长罗杰·马德里加尔(Róger Madrigal)则强调汇率由市场供需决定,反对政府干预,并指出人为操纵汇率是“不负责任的”。
国家旅游商会持续呼吁政府出台政策,保护占国内生产总值(GDP)超6%的旅游产业免受高成本冲击。生活成本高企和美元疲软可能阻碍旅游业疫后复苏。高昂的生活成本和美元对科朗汇率的疲软,可能阻碍旅游业在疫情之后的复苏进程。
希门尼斯总结,在如今成本大幅上升的哥斯达黎加,旅游业已无法以3年前的利润率维持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