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乔莯报道】哥伦比亚畜牧业联合会(Fedegán)近日公布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尽管面临复杂的经济环境,畜牧业依然保持强劲增长,牛肉及相关产品出口持续攀升,成为支撑国家经济的重要动力。其中,中国已成为哥伦比亚农产品的最大进口国,出口创汇达1200万美元。
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需求旺盛
哥伦比亚《新世纪报》27日报道,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哥伦比亚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38.574亿美元。其中,肉类、内脏、乳制品和活体动物的出口总额达到9400万美元。主要出口市场需求旺盛,中国以2601吨的采购量和1200万美元的采购额位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阿尔及利亚(1948吨,1050万美元)和俄罗斯(2343吨,1000万美元)。此外,智利、萨尔瓦多和黎巴嫩也成为该产品的重要市场。
乳制品出口表现强劲,同期出口量达2617吨,金额近960万美元。委内瑞拉为最大进口国,占比达71%;其次是美国(22%)、阿鲁巴(2%),智利和苏里南各占约1%的市场份额。
亮眼出口成绩源自各环节紧密协作
哥伦比亚畜牧业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逐渐以出口海外为导向,持续拓展全球市场。研究报告指出,牲畜出口的增长不仅反映了该行业的良好发展势头,也彰显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同时,从农村生产到分销及出口环节,整个产业链包含成千上万的工人、运输商和企业家,支撑着全国多个地区的社区发展。
畜牧业联合会主席何塞·菲利克斯·拉福里耶(José Félix Lafaurie)表示,这些亮眼的出口成绩是畜牧业各环节紧密协作的成果,彰显了行业对国家经济的积极贡献。协会将继续扩大市场覆盖,推动纯天然且可持续的哥伦比亚产品走向更多国家。
哥伦比亚凭借多样的地形、丰富的水资源、全年适宜的气候条件及成熟的放牧管理经验,已成为全球信赖的动物蛋白供应国。这些优势不仅激发了畜牧业的活力,也提升了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助力推动符合全球环境目标的可持续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