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李旋风报道】智利瓦尔帕莱索大学(UV)海洋工程学院院长费利佩·卡塞利(Felipe Caselli)近日在网站“Portalportuario”刊文,介绍了智利港口系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全文摘编如下:
海上贸易是全球贸易支柱,智利拥有广阔海岸线和开放经济,不过,其港口系统在2025年面临不同挑战和机遇。基础设施和流程现代化、气候变化应对措施、邻国港口吞吐能力提升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均影响着智利港口未来发展。
随着邻近港口发展壮大,该地区正面临重要转型时刻。比如,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正大力推进港口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加剧了南太平洋港口竞争压力。因此,智利需进一步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和生产率,以保持在地区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长期目标是采取行动,保证港口有能力处理更大船只。港口疏浚、码头扩建和现代化技术采用应被视为优先事项。特别是,要明确流程数字化和自动化战略,提升运营效率。与本地区其他国家相比,智利部分港口较为落后,具体表现为:数字技术采用有限,码头基础设施陈旧。因此,需投入大量资源实现货运系统现代化。此外,多式联运也很重要,改善港口与陆路和铁路的联运,是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在该领域,智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直接影响港口,如浪潮、大风和强降水等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了运营成本,需打造更具弹性的基础设施和系统来应对,以保证港口在不利条件下连续运作的能力。
此外,智利渴望成为绿氢生产和出口领导者,这与全球碳中和目标一致。因此,改造基础设施,保证港口绿氢及其衍生物运输能力,至关重要。特别是,智利地处太平洋门户战略要地,南部又与大西洋相连,有利于其满足亚洲、欧洲和其他主要市场对清洁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将绿氢开发与港口现代化升级结合,不仅能提升港口竞争力,还能为智利气候承诺作出贡献。
2025年,智利不仅要面对挑战,还要抓住机遇,完善港口系统,使其成为本地区和全球海运贸易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