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毛伯贤报道】世界银行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玻利维亚是今年拉美地区经济增长预测最好的3个经济体之一。但到今年底,玻利维亚却面临多重危机:缺乏私人投资和新的油气来源、失业和非正规化经济、多年未见的高通胀水平、美元和燃料持续短缺。玻利维亚《意见报》近日对这些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未遂政变”致通胀加速
玻利维亚的通胀水平在2024年逐步上升,自8月起加速,许多人将这一现象与6月在拉巴斯市(La Paz)发生的“未遂政变”联系在一起。
6月26日,前陆军司令胡安·何塞·苏尼加(Juan JoséZúñiga)因发表反对前总统埃沃·莫拉莱斯(Evo Morales)再次参加选举的言论而被解除军队职务,随后他带领军队和装甲车在总统府周边的穆里略广场(plaza Murillo)集结,发动军事政变但未遂。被捕后,苏尼加表示,政变受总统路易斯·阿尔塞(Luis Arce)指使,后者旨在利用发动未遂政变提高自己的声望。
随后,本已艰难的局势进一步恶化:美元又少又贵,买燃料需要排长队,物价不断上涨。玻利维亚中央银行(BCB)的数据显示,11月,年度通货膨胀率达到了9.5%。
针对上述情况,政府与玻利维亚私营企业家联合会(CEPB)签署了一项协议,同意采取10项措施以解决美元短缺问题,包括简化出口程序、央行发行美元债券等。虽然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换6.96玻利维亚诺,但在市场上1美元实际能兑换10.5至12玻利维亚诺。
天然气出口减少加剧美元短缺
在21世纪头十年,玻利维亚的经济繁荣主要靠天然气出口支撑。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的天然气进出口一直保持顺差,只有一年除外。不过,这种情况在2014年发生了变化,开始出现连续逆差。由于天然气出口下降,逆差在2023年进一步恶化,并在2024年达到最严重的程度。
由于从天然气出口中获得的收入越来越少,政府不得不动用国际储备(美元),主要用于补贴燃料价格。
央行前行长加布里埃尔·埃斯皮诺萨(Gabriel Espinoza)解释,石油工业的失败导致央行停止向金融系统提供美元,“因为其流动国际储备已经耗尽”。2014年的国际储备为150亿美元,而目前仅剩20多亿美元。因此,银行被迫限制以美元进行的交易,并以更高的汇率从出口商手中购买美元。
随之而来的是滚雪球效应:银行逐步开始限制国际汇款、美元数字交易,并对美元现金提取实行更严格的限制,这导致了黑市交易(黑市美元汇率比官方汇率高出60%)和玻利维亚诺贬值。
为将更多的美元留在玻利维亚境内,从去年开始,银行提取美元和使用信用卡或借记卡以美元进行消费都受到了限制,但这也没有起到缓解作用。
阿尔塞将限制美元交易归咎于美元越来越多地流向海外用于偿还外债。他表示,去年玻利维亚偿还了14.9亿美元的外债,但只收到了11.26亿美元的新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