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亚拉城街景。危地马拉《共和国报》
【南美侨报网编译门凌霄报道】卡亚拉城(Ciudad de Cayalá)位于危地马拉首都东部,堪称一处“乌托邦”。由于静谧的氛围,那里已成为国内富人最喜欢的区域。然而,卡亚拉城的设计理念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新城市主义的产物
危地马拉《共和国报》18日报道,卡亚拉城与第六大道长廊(Sexta Avenida,首都游客最多的长廊)距离仅几公里,但前者宁静、后者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卡亚拉城是一个包含住宅、娱乐等多项功能的综合区域,占地约21公顷,为私人所有,于2011年开放参观。多年来,它一直饱受争议,人们认为它是危地马拉普遍存在的社会极端不平等的体现之一。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建筑趋势,旨在为过去的老城市寻找一种适合当下的理想模式。而卡亚拉城就是一个例子。新城市主义寻求创造不超过5层高的浅色建筑,宽阔、阳光充足的街道,不规则的布局,视觉上的凹凸感等。
2003年,建筑师佩德罗·巴勃罗·戈多伊(Pedro Pablo Godoy)和玛丽亚·桑切斯(María Sánchez)向投资者提出了小型“城市”规划的方案。在这种小型“城市”里,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任何地方。该工程于2010年开始,分阶段进行。迄今为止,卡亚拉城内已经建成了5个私人社区。
卡亚拉城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有向公众开放的区域,游客可以在其中漫步,无需申请或出示许可证。这使其成为海内外游客的主要景点,游客每天都会穿梭在卡亚拉城的街道上,这里有数十家商店、私人诊所、餐馆和一座教堂。
马维(Marvi)住在圣阿梅利亚镇(Santa Amélia),距离卡亚拉城仅几分钟路程。她表示,卡亚拉城已成为首都东部地区的中心,住在附近(首都16区)的居民靠卡亚拉城就能满足所有生活需求。
被批凸显社会不平等
然而,批评者认为,卡亚拉城凸显了社会不平等。鲁伊斯·贝哈拉诺(Ruiz Bejarano)表示:“这是一个旨在为社会最小部分人提供安全和保障权利的空间……卡亚拉城让业主和那些无法成为业主的人之间的不平等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圣卡洛斯大学(USC)建筑师卡洛斯·门迪扎瓦尔(Carlos Mendizábal)则认为,这座“城市”并不现实,因为维护成本非常高,电费也很高。
有些人认为卡亚拉城是创新,也有人认为卡亚拉城无法反映危地马拉的建筑根源。“危地马拉拥有前西班牙时期、殖民时期和现代主义的建筑,但没有像卡亚拉城那样的建筑。”门迪扎瓦尔说。
在安保方面,卡亚拉城仿佛是一个“保护区”,每个角落都安装了摄像头以及分隔公共区域和住宅区域的栅栏。去年10月,一群现任总统的支持者试图闯入卡亚拉城进行抗议,被蒙着脸的武装警卫拦截。卡亚拉城管理方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私人安保存在的唯一目的是防止骚乱和私人财产受损。”
对此,贝哈拉诺批评:“这种建筑是一种封闭的‘殖民地’,只会促使居民不想离开这个地方。”
而对于外界的指责,卡亚拉城的总体规划师莱昂·克里尔(Léon Krier)辩解,与外界所说的恰恰相反,向公众开放私人空间正是卡亚拉城在试图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建立桥梁。他认为,卡亚拉城并非想要打造“贵族模式”,而是追求可以为任何社会阶层复制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