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门凌霄报道】为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国家生产力,哥伦比亚在2021年批准了一项法律,提出将每周的工作时长从48小时逐渐减少到42小时,去年进行了第一步,第二步计划于今年7月16日进行。尽管有多项研究表明,缩短每周工作时间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生产力,但该政策还是造成了一些争议。
缩短工时的方法视企业而定
哥伦比亚《周刊》7月15日报道,按照计划,缩短工时的第一步是去年进行的,减少了1个小时工时,将一周的工作时间缩短为47小时;第二步则在今年7月16日进行,再次减一小时,每周工时缩短至46小时。
劳动法和劳资关系专家赛达·金特罗(Saida Quintero)介绍,一些公司遵守法律规定、缩短员工工时的方法是在特定的某一个工作日提前下班一小时,这一天通常是周五;还有一些公司选择每天缩短工时几分钟,若一周工作6天,则可每天缩短10分钟。部分工业公司或服务公司(如呼叫中心)决定继续实施每周48小时工作制,改为向员工支付加班费,但这些企业需要向劳工部申请授权。
金特罗补充说,2025年法定周工时将减少到44小时,2026年将减少到42小时。在此政策下,部分公司已经开始计划雇佣更多员工,还有一些公司(尤其是从不停工的公司)正在考虑实行法律中规定的特殊弹性工作日。
劳工部副部长埃德温·帕尔马(Edwin Palma)指出,大部分雇主都遵守了规定,部分企业甚至“一步到位”直接将工时减少到了42小时,但他们也收到了一些试图规避法律的雇主的投诉。帕尔马补充说,真正的影响将在2026年工时全面缩短至42小时后显现。
另外,在采取缩短每周工时措施的同时,还将取消正式工人享有的一项福利,即每6个月一次的“家庭日”,这项福利将于2026年终止,理由是工时缩短后,他们将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个人生活,这项福利将不再有必要。
这项规定引起哪些争议?
虽然企业一直在适应法定工时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变化涉及到运营成本、协调团队等挑战,还可能影响部分行业的客户服务,这些行业的营业时间通常较长;此外,还可能造成员工之间的不平等,因为即使在同一家公司,也并非每个人的工作强度都相同。
根据大西洋地区中小微企业联盟观察站的分析,缩短工时会使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增加14.3%。报告还指出,2021年的第2101号法律(即提出缩短周工时的法律)没有考虑到对其他福利缩减的补偿措施。
哥伦比亚最大的糖厂之一去年决定提前缩减工时至46小时,即该厂的3500名工人每周都能少工作2小时。尽管许多人对多出2小时休息时间表示感激,但他们也对减少加班表示遗憾,因为加班能获得额外的工资,尤其是那些挣最低薪资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