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拉斯一地因灾害性天气引发洪涝。洪都拉斯《论坛报》
【南美侨报网编译肖怡然报道】洪都拉斯被认为是世界上极易遭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洪都拉斯每年因洪水、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8%。
洪都拉斯《论坛报》11月22日报道,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1998年至2017年间,洪都拉斯是全球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此期间,洪都拉斯共发生66起与气候相关的灾害性事件,每年因灾害性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1.8%。
另据美洲开发银行(BID)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ECLAC)公布的数据,在洪都拉斯干旱走廊(Corredor Seco)地带,2019年约有96万人受到干旱的影响,而在2020年,热带风暴“埃塔”(Eta)和“艾奥塔”(Iota)影响了洪都拉斯全国48%的人口,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20亿皮伦拉,其中生产部门遭受的经济损失最大。
值得一提的是,据洪都拉斯农业部统计,农业部门创造了洪都拉斯30%的就业岗位,农村地区和贫困条件下的自给自足小规模生产者是遭受灾害性天气影响最大的群体。
气候变化引发的不利因素正在对洪都拉斯的人权状况产生负面影响,尤其影响到弱势群体的生命权、健康权、受教育权等基本权利。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洪都拉斯政府在《2022至2026政府工作计划》中列入了多项针对性措施,其中包括:恢复水源补给区、人工造林、制定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兴建水利工程等。此外,该工作计划中还提出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16%,恢复130万公顷森林,以及制定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