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米奇”摧毁了危地马拉大量建筑和设施。危地马拉《自由新闻报》
【南美侨报网编译乔颖报道】1998年11月1日,正在庆祝万圣节的危地马拉遭到了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飓风之一“米奇”(Mitch)的侵袭。飓风导致包括尼加拉瓜、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在内的多个中美洲国家约9000人死亡。近日,专家介绍了在灾难发生25年后,危地马拉在防灾减灾方面的进展和问题。
危地马拉《自由新闻报》11月1日报道,“米奇”飓风来袭期间,危地马拉东部和东北部遭受影响最大。据国家减灾协调委员会(Conred)介绍,“米奇”飓风共造成268人死亡,121人失踪,200人受伤,75万人受灾。
飓风“米奇”之后,危地马拉又多次遭受气候灾害的侵袭,例如2005年的飓风“斯坦”(Stan)、2010年的飓风“阿加莎”(Ágata)以及2020年的飓风“伊塔”(Eta)和“艾奥塔”(Iota),造成数百人死亡。
在经历这些惨痛教训之后,危地马拉在风险管理方面是否学到了什么?
风险管理工程师曼努埃尔·莫塔·查瓦里亚(Manuel Mota Chavarría)指出,25年来,危地马拉在降低气候灾害风险的研究和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这些知识和信息仍亟待以正确的传播方式为人所知,以便加以实施。
查瓦里亚还表示,危地马拉在制度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例如推出了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减灾标准,这些规范的存在可以带来实质性的变化,但这些标准没有得到应有的执行。
同时,查瓦里亚评价称,危地马拉在灾害应对方面的投入多于在灾害预防方面的投入,但关键问题是,后者的投入应该多于前者,这样可以节省大量资源。
玛莎·基斯(Martha Keays)曾于1998年担任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IFRC)中美洲代表团团长。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危地马拉,飓风“伊塔”和“艾奥塔”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大大低于“米奇”。
但基斯提到,气候和环境危机的影响在危地马拉日积月累,且新冠疫情加剧了危地马拉的贫困和不平等,社会、经济和环境危机增加了自然灾害造成更大破坏的可能性,妇女、原住民和无证移民等脆弱人群风险尤其大。
基斯对目前用于人道主义援助的资金的减少表示了遗憾,因为“大规模气候危机影响到世界各地,需要全球的关注和投资”。
为了提高中美洲的抗灾能力,基斯谈到了加强预警系统、灾害的人道主义响应(预测为主)以及为适应气候变化倡议和前期行动提供资金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