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达黎加面具大游行:“假面”舞者的狂欢
发布时间: 1657533499059 评论:0 发布时间: 1657533499059

大游行使用的面具。哥斯达黎加《国家报》

【南美侨报网编译高卓航报道】每年10月31日,哥斯达黎加会举行盛大的面具大游行。伴随着小型乐队“西玛罗娜斯(cimarronas)”演奏的乐曲,戴着面具的舞者会在数百名观众面前旋转起舞。

哥斯达黎加《国家报》7月10日报道,1824年8月2日,为了纪念哥斯达黎加的守护神——“黑圣母”(La Negrita),哥斯达黎加旧都卡塔戈市(Cartago)举行了全国首次面具游行。有人认为,游行中的“假面舞蹈”源于本地土著民族和西班牙殡葬文化的融合。也有人认为,这种活动起源自殖民时期的斗牛活动。

哥斯达黎加几乎所有地区都会举行面具大游行。越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越深的地区,面具游行的地位就越为突出。各个地区的游行活动中,最负盛名的是卡塔戈市(Cartago)、埃斯卡苏市(Escazú)及巴尔瓦市(Barva)的游行。卡塔戈市居民在该活动中注入了“土著文化-殖民地文化”的概念;埃斯卡苏市的居民为游行添加了许多特色元素;在巴尔瓦市,面具大游行则被视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活动。

对于哥斯达黎加来说,面具大游行不仅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今年4月,它还被正式定为哥斯达黎加的第17个国家象征。

哥斯达黎加文化部前副部长洛伊达·普雷蒂兹(Loida Pretiz)表示:“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面具节大游行是童年记忆的一部分。以魔鬼和女巨人为形象的舞蹈,随着音乐不停摇曳的彩色裙摆,时而让人惊讶恐惧,时而让人喜悦感动,各种感官体验与复杂的情绪起伏交织。”

责任编辑:高卓航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