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东非大草原动物迁徙的季节,游客们蜂拥而至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或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观看这一自然奇观。一些游客为了拍到满意的照片挤在动物迁徙的必经之路上,引发动物保护区工作人员担忧。
新华社援引德新社2日报道,东非大草原一名资深向导近日发布图像,其中游客干扰动物大迁徙的不文明行为引发广泛关注。其中视频显示,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和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之间的马拉河岸边停着数十辆越野车,许多游客甚至违规下车观看动物迁徙。
这位名叫尼克·克勒尔的向导说,数百人挤在岸边,挡住了角马等动物迁徙的路径,“角马一次又一次试图过河,但反复被打断”。有的角马受到惊吓从高处跳下摔伤。克勒尔说,受伤的角马可能会死掉,“尽管大自然是残酷的,然而(这样的死)并非自然,而是人为干扰造成的混乱”。
克勒尔在视频中点名批评了几家允许甚至怂恿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旅游公司,呼吁人们抵制这些公司。
坦桑尼亚国家公园管理局随后发表声明说,已确认违反观看野生动物管理规定的旅游车辆,将对相关向导予以惩戒。
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与塞伦盖蒂国家公园隔马拉河相望。每年7月至9月是坦桑尼亚的旱季。为了追逐水源和青草,以角马和斑马为主的数以百万计的动物从塞伦盖蒂向马赛马拉迁徙。动物们在往返途中需两次渡过鳄鱼出没的马拉河,于10月返回塞伦盖蒂。
另据大陆央视新闻报道,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相互接壤,共同构成了非洲最大的草原生态系统,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转——包括野生动物生存状态、饮水资源及植被供给都与气候模式息息相关。这场被称为“天国之渡”的大迁徙不仅是自然界的壮美诗篇,同时其面临的生态危机,也为人类敲响警钟。
专家团队通过分析1913年以来的气象数据发现,过去60年间该地区降雨量超出历史均值,同时反复出现严重干旱和极端强降雨,气温上升了4.8℃至5.8℃。这些变化正导致植被和水源萎缩,人类、牲畜与野生动物的资源争夺加剧,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下降及迁徙繁殖模式改变等连锁反应。肯尼亚旅游部曾在2022年呼吁采取紧急措施,拯救马赛马拉保护区,旅游部表示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已经从4条减少到了1条。根据专家预测,如果不采取行动,保护区将在10年内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