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极端天气引发多国食品大幅涨价
发布时间: 1753348823224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3348823224

西班牙巴塞罗那超级计算中心发布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正导致多国基本食品价格大幅上涨。

新华社23日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巴塞罗那超算中心的马克西米利安·科茨主持这项研究,结果于近日发布。科茨说,近年来,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蔬菜到巴西的咖啡,各种食品大幅涨价,主要是因为天气状况的极端程度“超过2020年以前所有先例”。

上述研究分析了2022年至2024年期间的16个案例,发现食品短期价格激增与极端高温、干旱或强降水直接相关。

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2022年11月的蔬菜价格同比上涨80%,原因是美国西部当年整个夏天经历极端高温和旱情;韩国去年8月经受热浪天气后,同年9月的大白菜价格同比上涨70%;受意大利和西班牙2022年至2023年持续干旱影响,欧洲橄榄油价格2024年1月上涨50%;2024年9月,日本大米价格上涨48%,此前该国刚经历1946年以来最严重热浪;加纳和科特迪瓦合计占全球可可产量约60%,2024年初均遭热浪袭击。科学家说,此次高温由气候变化引起,较常态升高4摄氏度。这引发全球可可价格去年4月暴涨280%。

除往年案例外,美国农业部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牛肉价格正创历史新高。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牛排和碎牛肉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2.4%和10.3%。报道称,美国牛肉价格创纪录的重要原因包括干旱天气频发和牛群数量持续减少。美国农会联合会说,美国大部分牧场持续干旱,导致牧场草场干枯,迫使牧场主不得不改用更昂贵的饲料喂牛。

巴塞罗那超算中心研究人员说,极端天气推高食品价格,可能加剧整体通货膨胀。“如果我们不能以应有紧迫感应对气候变化,时间越长,这类(食品涨价)情况对我们所有人的影响就越严重。”

上海第一财经网报道,研究人员在报告中称,极端天气预计会持续下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遏制全球变暖将是降低食品价格通胀风险的关键。

可以看到,金融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正在越来越多地关注高温与通胀的关系。例如,汇丰银行去年8月表示,与过去在其金融模型中使用的水库水位相比,追踪气温上升的趋势逐渐成为预测印度食品通胀的更好方法。经济学家表示,灌溉系统的改进减轻了降水变少的影响,但目前还没有保护农作物免受极端高温影响的解决方案。

欧洲央行本月初公布的调整措施表示,该机构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已将气候变化与“自然退化”影响纳入系统性考量。

欧洲央行执委会委员埃尔德森(Frank Elderson)称,高温与通货膨胀、国内生产总值等关键经济指标之间的联系不容忽视。埃尔德森表示:“想想2022年那个异常炎热的夏天,食品价格通胀率上升了0.4到0.9个百分点”,并且“对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造成了相当大的打击”。

“无论是制定新的政策工具,评估抵押品资质,还是未来调整资产购买策略,自然风险因素都将成为核心考量维度。”埃尔德森表示,忽视这类风险将导致监管机构无法完整评估银行体系的信贷风险,“这已经成为维护金融稳定的关键环节”。

责任编辑:辰子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