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持续引发外界关注,分析人士指出,有迹象表明,关税的影响可能已经体现在经济报告的细节之中。这一政策可能会扰乱供应链,推高通胀,并减缓全球经济增长。美媒指出,更强烈的警示信号可能即将出现。
中新网21日援引据彭博社消息报道,近日公布的通胀数据显示,美国6月份核心消费者价格涨幅加快,而家具和服装等易受关税影响的品类表明,企业正开始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彭博社称,更强烈的警示信号可能即将出现。汇丰银行的分析师正密切关注两大动向:一是零售销售可能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走弱;二是当企业耗尽其在低关税时期囤积的库存商品后,价格可能出现上涨。
彭博经济研究估计,总体而言,与没有关税的情况相比,当前的关税税率将使未来两到三年内美国经济规模缩小约1.6%。经济学家表示,消费者价格最终将上涨0.9%。
美国广播公司援引巴克内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弗尔南戈的话称,美国关税政策可能会在短期内推高通胀,这会给美联储带来维持高利率的压力,进而可能导致经济放缓。
一些分析师们警告称,关税已经开始推高部分商品价格,这可能引发一轮通胀,进而损害消费者利益并扰乱经济。
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华尔街资深人士数月来一直警告说,投资者可能低估了风险。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7月初曾表示:“不幸的是,我认为市场存在自满情绪。”他指的是关税问题。这些担忧可能很快面临考验。特朗普政府提议的关税税率,可能会扰乱供应链,推高通胀,并减缓全球经济增长。
尽管如此,特朗普政府对推行关税政策依旧一意孤行。
北京“环球网”报道,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21日表示,美国不会再次推迟欧盟征收进口关税的期限,对欧盟加征进口关税的政策将于8月1日生效。
对此,欧盟准备反击。
美国《华尔街日报》20日称,据了解美欧贸易谈判情况的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官员在过去一周告诉欧盟贸易负责人,他们预计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要求欧盟为达成协议作出更多让步,其中包括对大多数欧洲商品设定15%或更高的基准关税。
“这一意外消息令欧盟感到不快。”报道称,欧盟此前一直致力于达成协议,将基准关税维持在10%,对部分欧盟成员国而言,这已经是艰难的让步。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大出口国,德国原本在对美反制问题上持较温和立场,但形势变化也促使德国向法国靠拢,转向更为对抗的立场。
知情人士透露,欧盟成员国正向欧盟执行机构施压,若无法在特朗普政府设定的8月1日最后期限前达成协议,除了对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外,还要准备新的有力措施来反击美国公司。
除了欧盟,美国还对加拿大这一“盟友”态度强硬。
北京“参考消息网”援引埃菲社消息报道,卢特尼克20日还提醒加拿大,若不允许美国产品进入其市场,则自8月1日起将面临更高关税,届时特朗普总统宣布的对加拿大征收的35%关税将正式生效。
卢特尼克此番表态距离特朗普威胁对渥太华实施所谓“对等关税”已近一周时间,尽管美国政府本应考虑避免对《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覆盖的加拿大商品免征关税。
特朗普还对加拿大钢铁和铝产品征收50%的关税,这一增幅被加拿大视为“不合理”,随后加拿大宣布考虑采取报复措施。
另一方面,卢特尼克20日重申,通过提高对合作伙伴的关税,特朗普希望恢复他认为失衡的贸易平衡。
责任编辑:含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