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撤侨:使馆全力协调 感受温暖情谊
发布时间: 2025-06-23 07:25:56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点击:36 浏览次数:36 评论:0 发布时间: 2025-06-23 07:25:56

首架接返自伊朗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20日自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随着以色列伊朗大规模冲突不断升级,连日来,大批中国公民在中国大使馆以及当地华侨华人社团的帮助下安全转移至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埃及、约旦等国。

多位在伊朗和以色列的侨胞讲述了他们撤离经过。一位亲历者说,在从伊朗撤离的侨胞、中国留学生因等待入境阿塞拜疆而焦虑时,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给予安抚:“我们与大家的直线距离仅20米,大家放心,只要还有同胞没入境,我们就会一直在这里。”

中国驻外使领馆争分夺秒助侨胞撤离

成都“封面新闻”报道,“18日凌晨,穿越阿斯塔纳口岸后,我们坐上了祖国安排的免费大巴,中国驻阿塞拜疆领事和侨领在边境口岸24小时守候,迎接同胞。那一刻,大家仿佛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心终于安定了下来。”从伊朗首都德黑兰平安撤离到阿塞拜疆的四川乐山人黄先生20日说道。

北京“中国侨网”报道,伊朗华侨华人联合会副秘书长王博扬20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机场,为即将回到中国的5名同胞送行。“他们将乘坐12时50分的航班直飞北京,这两天许多同胞都陆续回家了,大家各自买票的时间和目的地都不同。”王博扬说。

从6月15日开始,伊朗华侨华人联合会和当地一些有能力的企业,一直在协助中国驻伊朗大使馆组织大巴护送同胞通过陆地撤离伊朗,撤离德黑兰。

“由于离境人数激增导致德黑兰交通拥堵,出城的前30公里用了近4个小时。”王博扬说,行程中手机信号显示正常,但实际处于无法联络状态。他们一行在历经28个小时路程后,抵达伊朗-阿塞拜疆边境的阿斯塔拉口岸。

与王博扬同日撤离的还有在德黑兰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丁玉罗。当晚,他和80多名同胞一起乘坐大巴车从德黑兰出发前往阿斯塔拉口岸。“车上有老人,也有带着婴儿的母亲。大家分享食物和水,相互照应。”丁玉罗表示,尽管撤离路上不确定性因素多,但他感受到更多的是同胞间流淌的温暖情谊。

伊朗华侨华人联合会执行会长马正华介绍,除必要项目留守人员外,大多数在伊中国同胞已撤离至安全地区。“前期,我们配合大使馆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包括登记备案、联系车辆以及与第三国侨团对接等。”

大陆央视报道,中国驻伊朗大使馆方面22日透露,以色列与伊朗冲突爆发以来,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与中国外交部及中国驻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伊拉克等周边国家使馆密切沟通,通力合作,争分夺秒帮助中国公民撤离。截至21日,绝大部分在伊中国公民已平安撤出,其他还在伊的少量中国公民也已避开高风险地区。

阿塞拜疆侨团协助安置伊朗撤离侨胞

“各位亲友请放心,一切安好!”抵达阿斯塔拉口岸后,很多伊朗侨胞、留学生发消息报平安。让他们感觉到踏实的是中国驻阿塞拜疆使馆工作人员和阿塞拜疆的侨胞们已在此等候多时。

阿塞拜疆华侨华人协会会长包礼军表示,在中国驻阿塞拜疆使馆的统一部署下,协会主要负责前往口岸接送自伊朗撤离的中国同胞至阿国首都巴库,并协助他们安置下来。

“16日接到通知后,我们出动了4辆大巴车。”包礼军说,当时时间紧迫,每一刻都关乎同胞的安危,这时候更需要大家互相帮助。他们还采购了面包、饼干、饮用水等生活物资,及时送往现场,保障侨胞、留学生的基本需求。

包礼军讲述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幕:当时,从伊朗撤离的侨胞、中国留学生着急等待通关,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安抚他们:“我们与大家的直线距离仅20米,大家放心,只要还有同胞没入境,我们就会一直在这里。”

随着入境人员的增多,大巴车的数量也紧急增至6辆,全部满员。包礼军说,已安排驾驶员轮班替换,往返边境和巴库,持续开展接应工作,确保每一位同胞都能安全抵达。后续也会根据同胞的需要提供住宿、预订机票等方面的帮助和建议。

“最近很多阿塞拜疆的侨胞主动报名,询问是否需要个人出车帮助更多同胞。”包礼军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有需要,我们会一直协助使馆,直到最后一名同胞安全撤离。”

已有近300名侨胞撤离以色列

“非常确切的消息是,大使馆在组织协助留学生进行撤离,把他们撤到埃及去,大使馆帮助留学生们联系了大巴车,帮他们路上准备了吃的喝的。”旅居以色列的侨胞杨子介绍,目前,中国公民可以从以色列和埃及的边境入境埃及,然后从埃及转机回到中国。

北京《人民日报》报道,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22日发布消息称,19日至21日,已组织3批有意愿撤离的同胞近300人,通过以埃边境贝京(塔巴)口岸安全撤离,目前大部分人员已返回中国。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将分别于23日和25日,通过贝京(塔巴)口岸组织后两批撤离。

杨子介绍,以色列各地每天被导弹袭击的情况都不一样,她所居住的北部受到袭击非常频繁,往地下掩体跑已成为日常,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杨子已在以色列生活了18年,由于家庭原因暂未考虑撤离。

“以色列的领空目前仍关闭,通过航班回到中国可能不大。”在特拉维夫的侨胞丁履娟计划返回中国,此前预订了23日的机票,但没有航班又把票退了。丁履娟称,特拉维夫和以色列其他城市差不多,警报器一天响几次,拉响警报大家会跑到保护区。

责任编辑: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