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班夫进行的七国集团(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22日闭幕,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大陆央视报道,公报称,与会各方就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各国面临的共同风险和机遇以及应对方案进行了富有成效且坦诚的意见交流。
公报称,各方在全球经济韧性和安全、支持乌克兰、促进长期增长和生产力、人工智能、金融部门问题、打击金融犯罪、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强国际合作等多个领域达成共识。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大范围关税措施引发全球经济动荡,此次会议被视为对G7成员国能否克服特朗普上任以来紧张局势的一次考验。
包括G7央行行长在内的与会代表承认,谈判面临挑战,包括各国在关税问题上持续存在的分歧。但在最终的联合公报中,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美国表示,“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已从峰值下降,我们将共同努力取得进一步进展”。
谈到俄乌战争,联合公报说:“如果双方不能达成停火协议,我们将继续探索所有可能的选择,包括最大限度施压的选项,例如进一步加大制裁。”
公报说:“我们同意与乌克兰合作,确保没有任何资助或供应俄罗斯战争机器的国家或实体从乌克兰重建中获利。”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离开班夫时说,G7各国没有出现任何重大分歧,会议进行得很顺利。
德国财长克林贝尔则说,尽快解决当前的贸易争端至关重要,因为关税已经“给全球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
大陆央视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分析认为:“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化,特别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G7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已明显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却在持续提升,这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一个必然态势。”
刁大明认为,G7不仅国际影响力持续下降,还无法解决自身内部的问题或分歧。这一局面直接导致了一个结果,G7无法为全球提供有效的经济治理方案,甚至其自身也因美国的单边独霸行为而成为了问题的一部分。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在于主要发达国家与美国之间日益加剧的严重矛盾,而其根源则在于美国所奉行的“美国优先”原则,以及由此导致的美国独行。
责任编辑:含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