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美国媒体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4月29日第一时间表态,批评报道中有关美国在线零售巨头亚马逊计划就商品售价标注加征关税成本的做法是“敌对且政治化的行为”。
已经有部分商品涨价
新华社报道,当日早些时候,美国“潘趣酒碗”新闻网站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亚马逊即将向消费者展示每件商品价格中因关税增加的成本,该金额将与商品总价一同显示。
当日在白宫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莱维特回应称,亚马逊计划中的做法是一种“敌对且政治化的行为”。她反问道,当拜登政府将通胀推高至40年来的最高水平时“亚马逊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她还补充说,这是“美国人应该购买美国制造产品的另一个理由”。
白宫发表评论后,亚马逊一位发言人作出澄清,证实该公司仅考虑在部分商品上显示关税费用,而这些商品属于其超低价购物版块Amazon Haul,而非整个亚马逊平台。
有媒体称,美国一系列关税措施对其国内经济活动的冲击正逐步显现,并对美国政府带来越来越大压力。尽管总统特朗普和白宫官员坚称关税成本由贸易伙伴承担,但这一说法遭到经济学家、商界人士的普遍反对。
大陆央视新闻援引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受美国政府新关税政策影响,美国电商平台已经有部分商品涨价。
报道援引价格分析软件工具公司的数据称,自4月第二周以来,亚马逊平台上的卖家已经上调了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CBS援引价格分析软件工具公司负责人的话称,除了关税影响外,没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释价格上涨。
报道还指出,电商和零售商提高价格表明,他们难以应对当前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而重塑供应链或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并且花费巨大。
报道还称,关税税率以及关税征收期限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企业难以规划经营。路透社近日报道称,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部分卖家选择退出亚马逊会员日全球购物促销活动。
美物流巨头宣布大规模裁员
新华社报道,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近日宣布,今年将通过大规模裁员和关闭运营机构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这家美国物流巨头计划今年减少大约2万个运营岗位,约占其员工总人数的4%。在到6月底的第一阶段,公司计划关闭73个租用和自有业务网点。
该公司表示,此次业务重构与亚马逊业务量减少相关,将帮助公司减少35亿美元成本支出。1月,该公司宣布与亚马逊达成原则性协议,到2026年下半年亚马逊通过该公司递送的业务量将减少超50%。
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5.46亿美元,同比下降0.7%。
美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疫情以来最低水平
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4月29日发布数据显示,受预期恶化影响,美国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五个月下降,跌至新冠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
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高级经济学家斯蒂芬妮·吉夏尔表示,消费者对商业环境、就业前景和未来收入的预期均大幅恶化,反映出对未来的普遍悲观看法。值得注意的是,预计今后6个月就业岗位减少的消费者比例升至32.1%,与2009年4月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水平接近。对未来收入前景的预期自过去5年来首次变成明显负面,显示出消费者对经济的担忧已扩大到对个人处境的担忧。
报道称,由于美国金融市场的高波动性,48.5%的消费者预期今后12个月股价将下跌,为2011年10月以来的最高比例。
消费者在调查中提交评论信息显示,关税是影响消费者对经济形势看法的最主要话题,消费者提到关税的次数达到该机构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是什么样子?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中直言,“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中国产品的美国家庭”。因为美国人家中许多生活必需品几乎完全依赖从中国进口,而随着新关税政策的出台,这些商品的价格极有可能进一步攀升。
《纽约时报》写道,数十年来,中国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制造业。时至今日,中国制造了世界上近1/3的实物产品,这一产量规模比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和英国的总和还要多。
香港《南华早报》此前指出,“当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全球发起关税战时,他手中的那支笔,很可能就是中国制造的。”
链接
特朗普签署公告将对汽车零部件关税提供补偿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9日签署公告,允许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在美国组装汽车的汽车生产商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这一最新举措体现出美国各界对政府关税政策的反对声持续不断,给政府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新华社报道,根据公告,这一补偿用于抵消美国组装的汽车零部件的部分关税,补偿金额最高可达汽车零售价格的3.75%,这一补偿上限在第二年将降至汽车零售价格的2.5%。
3月2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美国的汽车以及汽车零部件征收25%关税。其中,针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已于4月3日正式生效,汽车零部件的关税生效日不晚于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