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铁路建成155周年 旅美华人纪念铁路华工
发布时间: 1715590513501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15590513501

5月11日是“铁路华工纪念日”。1869年5月10日,最后一根“金色道钉”把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连成一体,首条横贯美国东西、穿越整个北美大陆的铁路宣告竣工。

铁路开通后,原来从美国东部到西部需要六个月的路途缩短到只需一周,这条铁路也被称为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七大工业奇迹”之一。这条铁路成就了现代美国,也凝结着数以万计华工的汗水、智慧与生命。但很长一段时间,华工的贡献被湮没,华工也遭遇了歧视。

时值太平洋铁路建成155周年,美国华侨华人表示,修筑这条铁路的华工贡献值得铭记。

条件恶劣 辛苦工作却未换公平对待

中国侨网报道,19世纪60年代,美国西部进行开发,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开始建造横跨美洲大陆的铁路,为满足其劳动力需要,美国与清政府签订《蒲安臣条约》招揽华工,大批华人由此进入美国,成美国西部开发的重要生力军。

在修筑铁路过程中,两万多名华工承担了最为艰难的西段工程(长达1110千米),他们忍受稀薄的氧气和刺骨的寒冷,穿越海拔2100米的内华达山脉,建设了50座桥梁和十多条隧道。

1866年,华工面临着一块被称为合恩角的花岗岩石墙,这是他们最大的拦路虎。在塞拉岭通道这险峻的地方,华工们将自己拴在吊篮里,悬崖上凿壁填塞火药,为铁路开辟通道。华工们在高山峻岭、沙漠盐湖之间,用一寸一寸的努力,铺就连接两岸的州际铁路。

恶劣的自然环境之外,华工还承受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劳苦作业。然而,他们拿到的工资却比其他劳工低廉得多。尽管华工也曾以罢工等方式反抗,但并未换来应有的公平对待。

从1871年洛杉矶华人大屠杀到1882年的《排华法案》,这些曾经为美国太平洋铁路作出巨大牺牲的华人们,在美国排华的阴影之下,艰难度日。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华工的贡献并未被提起,他们的身影和故事,被排除在美国崛起故事之外。

但历史不会被遗忘。筑路工人之孙、华裔退休工程师赵耀贵从1999年起四处奔波,在旧纸堆里翻刨,寻找华工后裔,走访工人后代,与美国学者辩论,在2004年出版了《美西大陆铁路无名建设者》一书。赵耀贵研究当时工人因筑路受伤和死亡的情形,发现伤亡率远高于其它工程。美国东部铁路修筑雇用的是爱尔兰和欧洲工人,开拓西部因为有印地安人阻挠,加上高山峻岭天气酷热,工人难找,所以多数找华工帮忙。

当时很多不知危险的华工被派去安置炸药,有时来不及撤到安全地方就被炸死。赵耀贵发现,铁道工程在凿山洞时,每天有20、30人伤亡。这些华工只能自认倒霉,遗体由各人所属的公所或会馆协助运回家乡。

如赵耀贵般的历史挖掘者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华工故事。

2014年5月,美国劳工部将铁路华工列入荣誉纪念堂,铁路华工成为进入该纪念堂的首批亚裔群体。

2017年5月8日,美国加州众议院全票通过决议案设立“铁路华工纪念日”,希望能够纪念用血汗修建了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的华工。

搜集历史资料 旅美华人留存华工痕迹

中新社报道,“1869年5月10日,美国犹他州的普罗蒙特里钉下了世界上首条横贯大陆铁路的最后一颗钢钉。”美国犹他州韦伯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乐桃文说,华工们用生命铺就了太平洋铁路,但在当日的通车仪式上,却未见到一张华人的面孔。

乐桃文热衷于探寻铁路华工的足迹和过往,“我到过金钉国家公园,参观过华工的小屋遗址,想象着他们当年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工作和生活的情景,也在内华达州卡林市见证华工纪念碑的揭幕……”他说,华工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忍受着烈日与尘垢、寒冷与孤独,雪崩、塌方、疾病等风险无处不在。作为修建铁路的主力军,他们用极短的时间完工,大大加快了美国西进的步伐。

“每根枕木下都有一具华工的尸骨,但他们的贡献却一度被抹去,成为‘沉默的道钉’。”乐桃文表示,华工不应该是无名的建设者。2014年5月9日,在美国修筑铁路的1.2万名华工被载入美国劳工部荣誉榜。2019年,在太平洋铁路竣工150周年之际,犹他州举行盛典,对华工的贡献予以肯定和感激。“当时,我邀请了犹他州的侨团,一起举办了涵盖研讨论坛、庆典、音乐会等多种形式的系列纪念活动,希望让更多美国民众了解铁路华工的故事。”

美国南加州广府人联谊会创会会长陈灿培与夫人李碧清长期关注铁路华工相关文献及文物的搜集与捐献。陈灿培称,多年来,他与夫人通过线上拍卖平台等渠道搜集了许多铁路华工在修筑太平洋铁路时使用过的道钉、勘测图、锄头、钳子、陶罐、油灯等物品,以及照片等影像资料。

一张铁路华工的工资收条让陈灿培印象深刻。“签收信息显示,铁路华工的工资由当时堂口的工头代收。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华工不懂英文,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对华工的人身保障,一旦华工在工作中遭遇不幸,工头会将他的遗骨和遗物送还故乡。”他说,铁路华工时常面临生命安全威胁,即便如此,他们赚得的工资不仅低于本地工人,还要经过工头抽成,所受苦难可见一斑。

“太平洋铁路的贯通对美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美国历史上却长期忽视华工的付出,使其长期遭遇不公正待遇。”陈灿培表示,超过70%的铁路华工来自广东江门地区,他们背井离乡,开创事业,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铭记他们的事迹,不仅是对历史的正视,也时刻提醒着今人自强。为此,他陆续将搜集到的铁路华工文物捐赠回中国,希望有更多人共同守护并传承这段历史。

责任编辑:晓菲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