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决定将法律中难以理解的汉字改用韩语表达
发布时间: 1641459943211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641459943211

韩国政府已经决定,将法律中难以理解的汉字或日语表达替换为韩语。

北京《环球时报》援引韩国KBS电视台报道,韩国法务部4日宣布,将汉字改为韩文的四项法律获得通过。根据修改后的法案,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少用到的“收俸”(即收税)和“懈怠”(即无故逾期不履行职责)等词将改用韩语表达,从而帮助人们理解其含义。韩国法务部同时表示,法律条文如果仅使用韩语难以理解或容易引发歧义,那么应该在韩语后加括号,括号内标记汉字,比如(诉)(岁入)(算定)(反对给付)等。

此外,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但不符合现代人使用语法或不自然的日语式表达,也将被韩语词汇所取代。韩国法务部方面表示,修改相关规定的目的是让更多公民能够轻松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公众的知情权。

韩国自古以来深受中华文化影响,汉字在韩国曾长期占据主流文字的地位。近年来,民族主义的兴起让韩国人开始排斥汉字,但实际上韩国人的生活还是离不开汉字。每个韩国人出生后就会注明汉字姓名。据《首尔新闻》报道,韩国大法院去年年底发布通知,新增加40个人名汉字。从2022年2月14日起,总共可以使用8319个汉字(或汉字形状字符)作为名字。1990年韩国修订《户籍法》时,作为人名的汉字只有2731个。韩国的人名可用汉字是最高法院规定的,但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韩国人在寻找“独特的名字”,因此相关投诉增加,人名可用汉字数量也在增加。

韩联社报道,去年10月9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社交网站发文,纪念世宗大王创制韩文574周年。他说,韩文中蕴含世宗大王的爱民精神,以及天地万物和谐相生的世界观。他还表示,正在推动让韩国法律术语“纯韩文化”。

文在寅称,为“韩文日”深感自豪,希望今天成为向全世界分享韩文梦想的一天。世界各国通过K-POP和韩剧、韩影、韩国漫画接触到韩文,并对韩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每当看到亚洲各国的孩子们能用韩语打招呼,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合唱韩文歌的时候,心里总有一股暖流在涌动。”

文在寅还表示,为了让韩国人自己更热爱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政府要先学会好好说话。他说,正在不断努力,将韩国法律“纯韩文化”,用简单的韩文,代替日文和有难度的汉字术语。

(编辑:陈一)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