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寿命达79岁 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
发布时间: 1760089845417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60089845417

1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就。中国民政部副部长刘振国介绍,“十四五”期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达到79岁,比2020年提高了1.07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5岁。

北京“中国网”报道,刘振国介绍,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2%;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亿,占总人口的15.6%。

截至2024年底,中国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40.6万个、床位799.3万,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提高到65.7%。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登记注册的老年志愿者已经达到5358万人,服务总时长16.4亿小时,老年志愿服务的社会效益日益明显。

中新网报道,中国民政部部长陆治原在会上指出,中国城乡低保的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常态化低保对象达到3940万人、特困人员482万人。

陆治原还说,“十四五”期间,中国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纳入国家保障和关爱服务范围,覆盖各类困境儿童的保障关爱体系已基本建成。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26%、32%和31%。

陆治原指出,在婚姻服务方面,婚姻登记全面实行“全国通办”,从今年5月10日起,累计办理“全国通办”婚姻登记26.3万对。婚俗改革持续深化,文明健康婚俗风尚正加快形成。殡葬服务方面,基本殡葬服务供给持续加大,有效补齐基层殡仪馆“空白点”,建成3350个公益性骨灰堂以及1.68万个公益性公墓,惠民殡葬持续推进。


责任编辑:李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