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北上追“鲜” 从码头到餐桌只要半小时
发布时间: 1759885632260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9885632260

香港游客在内地一家自助餐厅捞起新鲜海鲜。香港《文汇报》

在长达8天的黄金周里,内地餐饮市场迎来消费热潮,“鲜味”成为餐桌上的主角——码头直供的海鲜半小时上桌、明厨亮灶现切的牛肉、低糖健康的“鲜月饼”,从食材到成品,“鲜”的需求贯穿消费全程。而科技赋能的供应链与餐饮品牌的创新玩法,更让这场舌尖上的黄金周盛宴充满新意,不仅吸引香港食客驻足,更成为香港人北上消费的重要吸引力。

香港《文汇报》报道,今年中秋月饼市场上,除了低糖、低脂的新式月饼,不少品牌推出了“短保质期鲜月饼”。“以前中秋送礼总选传统月饼,今年选了低糖鲜椰浆月饼,爸妈说口感清爽不腻,还健康。”在广东深圳某商场超市,市民李女士说。“我们的流心奶黄月饼保质期只有15天,没有添加防腐剂,靠的就是先进的锁鲜技术。”某月饼品牌工作人员说,这种“鲜月饼”在黄金周期间销量同比增长50%,成为送礼新风尚。

除了月饼要“鲜”,中秋饭桌上也少不了“鲜”。在深圳餐饮市场,主打“新鲜”的餐厅客流量普遍增长20%以上。在深圳海底捞火锅门店,午市刚开场,明厨工坊前就围满了食客,师傅手持长刀将新鲜牛肉切成薄片,“我们推出‘现切现涮’套餐后,每天能卖出百余斤鲜切牛肉。”门店负责人介绍,不少家庭食客专门为“鲜切”而来,看着切肉过程,吃得更安心,也更有仪式感。

香港人北上热衷消费的海鲜餐厅也玩起了“沉浸式鲜味体验”。深圳舟市水产蒸汽自助餐厅主打生猛海鲜任食,入场后可自助捞起孟加拉国膏蟹、鲍鱼、螃蟹等鱼池海鲜,更无限量提供大闸蟹等过百款佳肴。“这种‘从海到桌’的透明化流程,很受家庭和年轻食客欢迎,黄金周期间,我们的翻枱率比平时高了两倍。”餐厅经理介绍。

针对香港人喜爱的大闸蟹,内地平台也精准捕捉需求。在深圳罗湖、福田等四大口岸,节前就开设了大闸蟹自提点,“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都有香港人来取货,最多一天能发出去500多份。”自提点工作人员王师傅说,这些大闸蟹从产地直运口岸,全程冷链保存,“香港游客拿到手时,螃蟹还活蹦乱跳的,大家都说这‘鲜味’没打折扣”。

香港“大公文汇全媒体”报道,8天假期8日结束,香港入境处7日表示,截至北京时间当天下午4时,共有55.1万多人次经各管制站出入境,其中30.5万多人次出境、24.6万多人次入境。

出境方面,有22万多人次是香港居民,最多人经罗湖口岸出境。另有6.3万多人次内地旅客出境,最多人经西九龙高铁站出境。

《香港商报》报道,香港市民叶小姐表示,前往北京游玩3天,对当地豆汁印象深刻。她认为在内地过中秋节很热闹,明年中秋节计划外游,趁机放松一下。

香港市民赵小姐提到,趁长假期回福建省乡下,主要是家人团聚,认为一起吃饭过节很开心。她又购买了当地特产茶叶,花费1.8万港元。

责任编辑:言言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