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胞北京观礼阅兵:震撼于实力,自豪于和平
发布时间: 1756980169943 来源:中新社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6980169943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9月3日在北京举行,多位侨胞受邀观礼。

“阅兵是对华侨支援抗战的最好纪念”

中新社报道,知名侨领陈嘉庚之孙陈立人9月3日受邀观礼阅兵。广场上旌旗猎猎,战车轰鸣,大国重器集中亮相,显示着中国军队制胜现代战争的强大能力。眼前的场景让陈立人思绪翻涌。

“看到阅兵仪式上的国之重器,我想起昔日海外华侨筹款捐飞机支援祖国抗战的义举。”陈立人说,祖父为了团结南洋侨胞支持抗日不遗余力,因抗日号召力和行动力极强,陈嘉庚被日寇视为眼中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攻马来亚、新加坡,并发布高额悬赏通缉陈嘉庚。陈嘉庚不得不隐居至印度尼西亚避难。陈立人介绍,祖父逃离新加坡时已近70岁。逃难途中,祖父扮作渔民,衣领下藏着砒霜。在爪哇避难时,这包砒霜始终随身。

“老爷子若能看到今天的场面,内心一定很激动。这正是他毕生所盼的繁荣昌盛、国安人和。”陈立人说,今日有幸见证历史,看到先辈毕生期盼成为现实,是对他们最深切的告慰。

“看着士气高昂的受阅部队,仿佛听到历史的回响,也看到未来的希望。”爱国将领张治中之女、美国侨领张素久说,在“一·二八”淞沪抗战前夕,她的父亲曾在留给家人的遗书中写下“但求马革裹尸,不愿忍辱偷生”的句子,这也是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为民族、为祖国而战的写照。“阅兵仪式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也彰显中国的崛起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信心。”

“阅兵仪式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海外华侨毁家纾难支援抗战的最好纪念。”南侨机工后人吴云清说,她的爷爷孙其文是3200多名南侨机工中的一员,在那段烽火岁月,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冒着枪林弹雨抢运军需物资,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一条“抗战生命线”。硝烟散去,功勋长存,他们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将代代相传。

巴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永久荣誉会长尹楚平说:“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国之重器的亮相,体现了中国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展现了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美国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梁冠军表示,徒步方队步伐铿锵,装备方队铁流滚滚,空中梯队翱翔长空……现场一幕幕让人心潮澎湃的壮阔场景,展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和与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主席陈建新说:“战旗方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飘扬在祖国大江南北的胜利旗帜汇聚在一起,鲜红的功勋战旗承载着抗日英雄的牺牲与奉献,记录了英模部队的光辉历程,也昭示着民族辉煌的未来。”

“响彻云霄的礼炮彰显大国威仪,气势如虹的方阵展示实力底气,此情此景让海外侨胞感到由衷自豪。”博茨瓦纳中国友好协会执行主席南庚戌表示,阅兵展现的不仅是中国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更是中国守护世界和平的坚定担当。

“直升机组成巨大的‘80’字样、教练机梯队拉出14道彩烟,阅兵仪式上这些精心设计的细节,以庄严的形式唤醒民族的集体记忆。”澳大利亚悉尼华星艺术团团长余俊武说,纪念大会不仅是为了牢记历史、缅怀英烈,更警示世人唯有以史为鉴、珍视和平,才能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致敬历史,年轻一代要为和平努力”

身在海外的华侨华人们第一时间收看大会转播,感怀和平来之不易,欣见中华民族捍卫世界和平的实力和底气。

大会伊始,象征着56个民族的56门礼炮一齐鸣放。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常务副主席尹永洋表示,80响礼炮让他想到80多年前海内外中华儿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团结一心反抗外敌入侵的壮举。“正是这样团结抗争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取得胜利,并在之后的80年间奋力拼搏,克服种种困难,走向民族复兴。”

天安门城楼上,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起身向受阅部队敬军礼,这一幕让塔吉克斯坦华人华侨联合会秘书长韩东起印象深刻。他说,老兵亲历烽火岁月,为家国奉献热血、青春,“我们要致敬抗战英雄,铭记为抗日战争牺牲的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杨靖宇支队’‘即墨城第一连’‘刘老庄连’……每一面战旗背后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赞比亚华侨华人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刘鹤龄称,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见证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历史,记录着英雄部队的传奇。战旗方队引领装备方队7个作战群受阅,象征着抗战精神的薪火相传,也展示着守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力量。

美国洛杉矶中华总商会主席庄佩源关注到,此次有来自14国的50位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应邀出席纪念大会。他说,抗战期间,美国将军陈纳德带领“飞虎队”屡次重创日军,中国民众也尽己所能帮助“飞虎队”队员。“‘飞虎队’是两国友好的见证,铭记历史是对先辈最好的告慰。传承这份跨越国界的友谊,是对未来最好的承诺。”

大会尾声,14道彩烟跨越天空,8万羽和平鸽与8万只气球飞向上空,这些场景让澳大利亚华星悉尼朗诵艺术团团长丹青动容。她表示,14年艰苦抗战,每一个海内外中华儿女都铭记在心,历史不容忘却,来之不易的和平需要年轻一代努力珍惜和守护。

责任编辑:晓菲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